戏曲舞台上,“”开门关门通常是借助什么动作完成

2022-04-14 文化 98阅读
  戏曲舞台上“开门关门”通常是借助虚拟动作完成。
  戏曲表演的虚和实,主要是通过演员的虚拟动作来表现。有的借助实物,有的不需借助实物,完全是虚拟的表演,这种虚拟动作,是从日常生活动作中提炼出来的,但它又不同于日常的生活动作,它有想象、有夸张、有省略、有装饰。它是日常生活动作的夸大和美化,是艺术的加工和再创造。
  戏曲表演艺术的虚实结合,是经过长期的舞台艺术实践,形成的独特的艺术表演手法。戏曲表演中一种是完全虚拟的,如上下楼梯,开门关门等,随着打击乐的节奏,作出迈步上楼,开门关门的舞蹈动作。实际上,舞台上既无楼梯,又无房门,完全靠演员虚拟的舞蹈动作表演出来。另一种是有实有虚、以实代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比如最常见的是以鞭代马、以桨代船,鞭是实的,马是虚的,桨是实的,船是虚的。还有一种是象征性的,比如用一把椅子可以象征窑门和狱门,一两张桌子可以象征高山和桥梁。总之,在戏曲舞台上,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交错、变化无穷。

  戏剧演出由于受到舞台条件的制约,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时空观念。在戏曲中,动作是虚拟的、程式化的,它的时空特性主要表现为建立在虚拟动作基础之上的虚拟时间和虚拟空间;在戏曲舞台上,离开人物的虚拟动作和说明性的台词,就不存在具体的时间和具体空间。这样,就造成了戏曲剧本在结构上的特点,即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具有很大的自由。而在话剧中,动作基本上是写实的,它的时空限制要比戏曲大得多,因此,也就决定了话剧剧本在结构上的特点,即话剧动作必须在固定空间和延续时间中持续发展。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它只能有一个固定空间(即场景),也并不意味着它的时间必须从头到尾连续下去;但它的空间和时间的变换,必须通过中断动作来实现,其方式就是换幕(或场)或暗转。这就形成了话剧结构中分幕、分场的特点。剧作家可以借助这种方式,相对地扩大剧本的时空容量。所谓"一幕",指的是动作与情节发展中的一个大的段落;所谓"一场",则是指在大的段落中空间的变换或时间的间隔。在现代话剧中,幕与场的界限已不象以前那么明显,也有不分幕只分场的。但总的说来,不论是话剧、歌剧还是戏曲,都要求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时间与空间高度集中的原则,剧本中的戏剧冲突和戏剧情节,都应当在高度集中的场面和场景中展开。这个原则在任何时代的戏剧创作中都是共同的,只是具体要求和具体表现有所不同。例如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三一律"要求一出戏的动作只能在同一场景中展开,动作发展的时间跨度不能超出24小时,这在实际上是很难完全做到的,所以后来便被冲破了。在现代剧本中,大都不再遵循这样的规定,并且出现了所谓"多场景"的戏剧,即在一出戏中可以包容十几个(或更多)场景,而动作发展的时间跨度则可以扩展到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有的还充分注意发挥舞台空间假定性的特点,采用写意性的空间处理方式来扩大空间和时间的容量。在现代戏曲剧本中,则有另一种趋向,即放弃或改变虚拟空间与虚拟时间的原则。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