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发生过几次地震

2020-04-30 社会 135阅读
根据福建省地震台网观测记录资料,厦门岛内还没有发生过大的地震,这种情况与厦门岛附近的地壳构造有关。虽然厦门是处于长乐-诏安地震带的中段,但由于厦门是断块岛,作为断裂所包围的菱形断块,在区域应力场作用下,微地震活动沿断块边缘成条带状分布,断块内本身没有发震的条件。但地壳运动倒是在厦门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痕迹,形成了千奇百怪、绚丽多姿的自然地貌景观。地壳运动还有一种形式是漫长地质年代地壳升降运动,海蚀地貌就是这种地壳运动的产物。叶清先生站在科协办公室的落地窗指着筼筜湖告诉我们,在原筼筜港港区以及黄厝、曾厝垵、何厝等沿海地区,形成了海拔0~5米的海积平原。这是由于厦门地区地壳运动以上升为总趋势,以断裂——断块垂直差异升降运动和间歇性上升运动为主要形式,出现的一些海蚀阶地和堆积地貌。此外,例如厦门金山的海蚀地貌、鼓浪屿的发祥地——鼓浪石等就是缓慢的地壳运动塑造而成的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不过,这种缓慢的地壳升降运动与地震的本质是完全不一样的。由于厦门的特殊地质背景,破坏性地震未见之于地方史料。
厦门史上未发生破坏性地震
震灾曾经影响厦门
为了了解历史上厦门地震的有关情况,记者又采访了厦门著名文史专家洪卜仁老先生。
洪老对我们说,他虽不是地震工作者,但地震现象向来备受文史界关注,因此多年来悉心搜集了大量有关厦门地震的宝贵历史资料。洪老据所查资料告诉我们,从历史角度来看,自明代到解放前历经数百年,厦门史上有资料可查的地震有几十次,甚至多达上百次,但都没有破坏性地震的记录。民国初年(1918年2月13日)虽然发生了一次较大的有震感的地震(没有级别记录),但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关于这次地震,洪老还特别提到,1959年厦门市有关部门曾经邀请了几位熟悉厦门地方文化并且亲历当年地震现场的老前辈举行了座谈,所幸这几位已故老前辈的座谈会的发言被文献资料记载了下来,形象地再现了当时地震发生的情况。钟文献在那次座谈会上回忆说,那年地震时他正和友人下棋,近十点钟的时候,忽闻隐隐有声似雷,觉得门环摇动,继而屋瓦发出碰撞声响,鸡鸣、犬吠,钟先生和友人都愣住了,不知该怎么办,一分多钟之后,一切归于平静。他和友人相视而笑,重整棋盘,才发现棋盘已经从桌子上坠落。棋子散落于地,茶杯也掉到地板上碎了两个……。有趣的是,钟先生后来把这个亲历告诉日本友人,日本友人反而嘲笑他少见多怪。另有当时的报纸报道了一处教堂的情况:“午后二钟余,厦埠地震数次,圣堂内钟楼及楼房学堂均有损伤之处。初动时,主教神父皆走避楼外……教内妇女婴孩均得获安全,惟仓埠楼台屋宇,概受损伤,诚厦埠数十年未经之奇灾云。”
据洪卜仁先生和叶清先生介绍,厦门市历史上并未发生破坏性地震的记录。叶清先生说,厦门是E(能量)和N(频率)的低值区,厦门处于地应力变化率较小的地段,因此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但是邻区及台湾省发生的强地震对厦门也会有较大的影响。叶清先生回忆说1986年11月15日台湾花莲发生的7.6级地震和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南部发生的7.3级地震,厦门岛就有明显的震感,他向我们形象地做了一个摇摆的动作说明当时震动还是相当厉害的。当时厦门有些地方的房子出现了裂缝,他还让我们看他当时在震后调查研究时拍下的一些照片。在照片上,我们清晰地看到地震留下的印迹,这更进一步提醒我们不要掉以轻心,要时刻有种警惕的心理。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