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有多少人姓傅
一、傅姓人口的分布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袁义达提供了一份当代傅姓人口数量在各省、市、区人口中之比的资料,具体情况是:北京:傅姓占全市人口的比例为0.29%,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0.50%;天津:傅姓占全市人口的比例为1.23%,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1.95%;河北: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47%,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5.01%;山西: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28%,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1.44%;内蒙古:傅姓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为0.56%,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1.84%;黑龙江: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51%,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3.24%;吉林: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24%,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1.08%;辽宁:傅姓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为0.59%,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4.54%;山东: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87%,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13.5%;上海:傅姓占全市人口的比例为0.15%,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0.40%;江苏: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15%,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1.73%;安徽: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87%,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8.14%;浙江: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76%,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6.27%;江西: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87%,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6.16%;福建: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1.21%,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6.2%;河南: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20%,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3.35%;湖北: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24%,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2.34%;湖南: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1.11%,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1.53%;广东: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55%,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0.65%;广西:傅姓占全区人口的比例为0.12%,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0.50%;陕西: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54%,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3.06%;甘肃: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11%,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0.40%;青海: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11%,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0.07%;新疆: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40%,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0.50%;四川: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30%,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5.59%;贵州: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24%,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1.01%;云南: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1.82%,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9.15%;台湾: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17%,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0.29%;当然,上述数字只是一个抽样调查的结果,还不具备普遍意义,但我们依然能从中推知傅姓人的一些分布情况,并且可以发现当代傅姓人分布的一些基本规律。此外,许多姓宗亲很想知道我们祖地究竟有多少傅姓人口?据《山西人口姓氏大全》(秦濯普主编,山西经济出版社1991年6月版)记载: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山西省118个县市区有傅姓人口71055人,傅姓4206人,其中祖地平陆县傅姓473人,付姓57人。据平陆县广播电视台傅跃进宗亲介绍,本地几支傅(付)姓先祖多系附近河南省境迁入。二、傅姓族人在港台及海外分布情况在历史上,由于某些具体的原因,一些傅姓人迁到台湾及东南亚、世界其它地区开拓和发展,以致使其生活的足迹到达世界许多地方。在其多种迁徙活动中,尤以历代向台湾的迁徙最具代表性。在两宋时,福建蔚为大族的傅氏,在一海之隔的台湾就不少。据台湾省文献资料表明,傅姓是目前台湾的第六十个大姓,他们遍布于全省的每一个角落,苗栗和新竹两地最多,其次是台北和嘉义。关于傅姓的入台情况,台湾省文献资料记述,康熙六十年(1721年),朱一贵反,已有粤籍民傅昌文、傅成合居下水港。乾隆初,有傅、汤、李、蔡四姓人,开垦港东中里万庄。咸丰年间,有傅阿庚,苏阿发等三人开垦东势角(今台中县东势镇)。台湾《清河傅氏历代宗谱》记:其祖原籍广东省嘉应州镇平县(今蕉岭县)文福乡黄坭塘大圳背人,自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两申岁,傅荣章、麒章、麟章、发章四兄弟渡台湾在台北府新竹县北二堡红毛港暂住了3年,后徙于新竹县竹北二堡杨梅坜庄(后改为杨梅镇),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戊申岁间始于仝庄太平山下(现为太平里)开垦而创建屋宇居焉。又据《赖罗傅宗亲移民台湾历史渊源》记载,清代以后移入台湾的部分族人有:傅成登:晋江县。康熙六十年入垦今关浓,移垦屏东南州。傅挟:南安县。乾隆初叶入垦今台中清水,移垦神冈。傅益:南安县。乾隆中叶入垦今嘉义、太保。傅永贞、傅道:丛溪县。乾隆末叶入垦今台北北坪林。傅隆源:南靖县。乾隆初叶入垦今台中潭子。傅明辅:龙溪。乾隆中叶入垦今屏东市。傅康俊、良越、良端、良湖:梅县。乾隆间入垦今美浓。傅承瑞:镇干县(今蕉岭县,下同)。乾隆初叶入垦今美浓。傅元清:镇平县。乾隆年间入垦今台中丰原。傅上宾:镇平县。乾隆间入垦今神冈,移台中东势。傅如佐:镇平县。乾隆间入垦今苗栗县、分苗栗西湖、公馆。傅员达、傅昌达:镇平县。乾隆间入垦今公馆。傅廷俊:镇平县。乾隆间入垦今桃园杨梅。傅子梁:镇平县。乾隆中叶入垦今屏东内埔。傅洪珍:镇平县。乾隆中叶入垦今高雄杉林。傅去剑:镇平县。乾隆中叶入垦今桃园大园。傅兴文、傅常遴:镇平县。乾隆末叶入垦今美浓。傅敏成:镇平县。乾隆末叶入垦今丰涵。傅日钱:镇平县。乾隆末叶入垦今东势。傅玉卫:平远县。乾隆间入垦今苗栗卓兰。傅其苏:陆平县。乾隆初入垦今新竹关西吩居今苗栗狮谭、公馆。傅瑞禄:陆平县。入垦今桃园新厝。傅仙鞋:惠丰县。乾隆中叶入垦今桃园中坜。傅烈:南安县。道光年间入垦今高雄凤山。傅登榜:南安县。道光年间入寻今台北市。傅春、傅土水:南安县。咸丰年间入垦今台北市上林区。傅金串:安溪县。咸丰年间入垦今台北市。傅粤珍:镇平县。道光年间入垦今美浓。近代以来,傅姓后裔也纷纷走出国门飘洋过海,大部分在东南亚等国落脚。据新加坡《南洋傅氏公会五十周年金禧纪念会特刊》著文称:新加坡开埠初期,傅姓族人离乡背井,搭乘帆船来到新加坡。这些早期移民大部分聚居在樟宜莱市区与海南山红毛丹格,他们均以刻苦耐劳的精神,垦植荒地或发展工商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傅氏宗贤在新加坡落地生根,成家立室,繁衍子孙。为了联络宗谊,共谋族人之福利,傅氏先贤傅孙屋,首倡创立傅氏公会。扁头、成业、孙照、孙按、维打、孔凤、维生、孙战等于20世纪50年代初组织了银青公司(银青即唐节度使傅实),即今南洋傅氏公会的前身,族人谋福利,为所在国家社会作出了贡献。三、迁徙源头在我历史上,几乎每次改朝换代都有战争发生。由于战火蹂躏以及自然灾害频发,造成社会剧烈动荡,引发了人口的不断迁徙。历史上为避乱、灾荒,中原百姓曾多次被迫向四外大规模流徙,主要是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和更偏远的南方移居,打明朝起,就有一少部分族人开始走出关内(闯关东),顺着辽河的沿途踏入黑土地;在清朝的初、中期,便有傅姓族人源源不断的从山东、山西、河北等省开赴北大慌,其中来源于山东省的最多,约占总人数的90%左右,傅姓族人在东北地区历经400年的再度迁移,最终形成了较清晰的部落,他们在辽河平原地区、松花江平源和黑龙江省的东部山区,定居的人口较多;清朝后期和民国其间,还有一少部分傅姓族人,因做官、当兵、经商、求学、避害等原因而零星迁徙者还是不断来到关东。这种不间断的迁移是一种人们为了求生而流动的自然结果,也是造成华夏姓氏的广泛播迁。最终,由于生活的改变,定居后的年深日久,加之历次移民后裔难以确知其祖籍所在,往往把先祖迁徙最初的集散地为先人的祖籍,手传口授,记入家谱,传给子孙后代,作为家族中的贵宝史料。四、迁辽的部分始祖根据我们现有的资料说明在辽宁的傅氏族人的先祖有:傅登亮:辽中县城郊乡傅家屯村一支系的始祖称为“亮公”与登宽、登科三兄在明末清初从山东登洲府迁来此地。至今已有十六代的传人,后人过万。傅德马尺:辽中县肖寨门镇一支系的始祖称为“马尺公”在明末清初从山东登洲府迁来此地,曾入满籍。至今已有十八代的传人,后人过万。傅起:辽中县冷士堡镇臻朱岗村一支系的始祖称为“起公”在清朝时期从山东登洲府或济南府迁来此地。(未定)至今已有十二代的传人,后人超千。傅天寿:沈阳市于洪区大潘镇一支系的始祖称为“天寿公”该系的迁移资料尚在查询中。至今已有十二代的传人,后人超千。傅启雄:沈阳市于洪区大潘镇侯家一支系的始祖称为“启雄公”该系的迁移资料尚在查询中。至今已有十五代的传人,后人超千。傅金贵:盘锦高升镇傅家村一支系的始祖称为“金贵公”该支系是由海城市牛庄北关来此,原籍是河北省乐庭县傅家庄至今已有十代的传人,后人超千。傅华:昌图县古榆树乡劳动村一支系的始祖称为“华公”该支系是由山西省平阳府洪桐县来辽,落户昌图,来时哥仨一支去了北边(黑龙江);余下两支落户东风,后迁往杨树林,再到劳动村,现已300年之余。至今已有十一代的传人,后人超千。傅万灵:昌图县古榆树乡劳动村另一支系的始祖称为“万灵公”该支系是由山西省平阳府洪桐县来辽,落户昌图,来时哥仨一支去了北边(黑龙江);余下两支落户东风,后迁往椴树林,再到劳动村,现已300年之余。至今已有七代的传人,后人超千。傅良德:昌图县十八家子乡傅有村一支系的始祖称为“良德公”该支系是由山东省??府来辽,落户昌图傅有村,现已300年之余。至今已有十二代的传人,后人超千。傅松山:昌图县傅家镇刘岗村一支系的始祖称为“松山公”该支系是由省内异地再度落户于昌图傅家镇刘岗村的,二弟松林、三弟松和同行,现已100年之余。至今已有六代的传人,后人几百。傅永合:昌图县古榆树乡劳动村另一支系的始祖称为“永合公”该支系是由??来辽,落户昌图,其先祖可上述多代,相关资料要到吉林省双辽地区柳条乡去查。现已300年之余。至今已有十几代的传人,后人超千。本资料是由《关东傅氏宗谱》辽宁篇筹委会收集整理好多的信息和资料尚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