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治流行性感冒?

2020-10-02 健康养生 102阅读

本病简称流感,中兽医多称撮脚瘟,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全身性传染病。本病特征是突然发热,消化道和呼吸道呈严重的卡他性炎症,常并发四肢关节炎,间有皮下气肿。

病原

病原是牛流行性感冒病毒,存在于病牛的血液、肺、呼吸道分泌物中。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低,在56℃时10分钟即可杀灭,紫外线照射、酸和碱都有灭活作用。

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率可达40%~60%,主要经呼吸道感染,吸血昆虫叮咬、用具、人以及其他动物,都可散播本病。多发于秋末春初潮湿多雨、气候骤变的季节。3~5岁的牛最易发病,饲养管理不良、使役不当等可诱发本病。病程短,但经过一般良好。据多年观察,本病每隔3~5年会出现一次大流行。

症状

潜伏期2~4天。突然发病,流行很快。发病时被毛逆立,皮温不整。局部以至全身肌肉发抖,头颈部最显著。后肢关节疼痛、跛行,以至麻痹、卧地不起。体温升高达40~42℃,稽留1~3天。鼻镜干燥,精神沉郁,食欲反刍停止,流涎。眼结膜潮红、水肿,畏光,流泪。呼吸急促,每分钟40次以上,个别达100次以上。肺呼吸音粗厉,呼吸困难时头颈伸直,张口伸舌,大量流涎,似拉风箱声喘气,且常引起肺泡及肺间质气肿,造成肺、纵隔破裂,使气体窜至肩背腰臀等肌膜,发生皮下气肿。心跳加速,瘤胃蠕动减弱,个别牛发生腹胀。初期粪便干燥,带有大量黏液,发生严重胃肠炎时表现腹痛、努责、拉稀,粪便中常带有大量黏液,甚至血液。尿少而浑浊。怀孕后期奶牛常流产,部分牛可因下痢严重或继发肺炎、败血症和咽喉麻痹而死亡,在流行初期的最急性病例也有突然窒息而死亡的现象。有时病毒侵害到神经而出现兴奋、痉挛、昏迷、瘫痪等脑炎症状。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在体温升高时迅速增加,呈显著的核左移现象。及时治疗可迅速痊愈,一般预后良好,病程3~5天。剖检主要是呼吸道病变。

诊断

主要根据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并不难确诊,但应与普通感冒(伤风)鉴别。普通感冒不具有流行性,体温稍高或正常,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治疗

(1)对轻症者只需加强饲养管理,适当给予解热止痛消炎剂则很快治愈,如肌内注射30%安乃近或10%复方氨基比林20~40毫升,配合抗生素(青霉素)治疗,以防并发症的发生。

(2)对重症者则按照退热、强心和防止继发感染的原则施治。退热剂可用氨基比林片(8~20克)、安乃近(4~12克),也可口服清热解表中药,如柴胡汤、麻黄汤、葛根汤等;也可肌内注射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安痛定等药物。强心剂用安钠咖,制菌剂可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如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金霉素、磺胺嘧啶等)。

预防

封锁疫区,隔离病牛,被污染的场所和用具用20%草木灰或2%氢氧化钠、抗毒威等溶液消毒。消灭吸血昆虫。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防寒保暖和环境卫生,增强体质。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