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为什么要求公共部门介入

2020-06-06 财经 148阅读
在于将市场机制引进了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不是所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都是可以商业化的,应该说大多数基础设施是不能商业化的。不能认为,通过市场机制运作基础设施项目等于全部退出领域。在基础设施市场化过程中,将不得不继续向基础设施投入一定的资金。对来说,在PPP项目中的投入要小于传统方式的投入,两者之间的差值是采用PPP方式的收益。
消除费用的超支
公共部门和私人在初始阶段私人与共同参与项目的识别、可行性研究、设施和融资等项目建设过程,保证了项目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缩短前期工作周期,使项目费用降低。PPP模式只有当项目已经完成并得到批准使用后,私营部门才能开始获得收益,因此PPP模式有利于提高效率和降低工程造成价,能够消除项目完工风险和资金风险。研究表明,与传统的融资模式相比,PPP项目平均为部门节约17%的费用,并且建设工期都能按时完成。
转换职能
可以从繁重的事务中脱身出来,从过去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变成一个监管的角色,从而保证质量,也可以在财政预算方面减轻压力。
主体多元化
利用私营部门来提供资产和服务能为部门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能,促进了投融资体制改革。同时,私营部门参与项目还能推动在项目设计、施工、设施管理过程等方面的革新,提高办事效率,传播最佳管理理念和经验。
提供高质量服务
部门和民间部门可以取长补短,发挥公共和民营各自的优势,弥补对方身上的不足。双方可以形成互利的长期目标,可以以最有效的成本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组成战略联盟
使项目参与各方整合组成战略联盟,对协调各方不同的利益目标起关键作用。
风险分配合理
与BOT等模式不同,PPP在项目初期就可以实现风险分配,同时由于分担一部分风险,使风险分配更合理,减少了承建商与商风险,从而降低了融资难度,提高了项目融资成功的可能性。在分担风险的同时也拥有一定的控制权。
应用范围广泛
该模式突破了引入私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组织的多种限制,可适用于城市供热等各类市政公用事业及道路、铁路、机场、、学校等。
?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