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初中生健康成长

2020-05-02 教育 96阅读
一、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教育,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父母不是只把子女生下来就完事了,同时得做到养育和教育相结合,把子女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青年。其次,当自己的孩子读小学时就得好好把握其子女的成长过程。再次,当自己的孩子读中学时尽量留一个大人在家辅导孩子,与其在家的子女进行“朋友式”的沟通,此时父母不再是孩子单纯的抚育那么简单,而是要用更多的时间与子女沟通,做他们真诚的朋友,善于倾听他们心理深处在想什么?适时给予疏通。
第一种父母:他们很多人误认为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转型为经济社会,随着东南沿海的改革开放;有许多的人成为较为年轻的父母,而他们的父母则变为他们的“保母”.70年后的年轻人他们在外长年务工,把子女交给爷爷奶奶,而在经济方面
给予自己子女一本“存折”让他们自由掌握。而此时在外务工的他们只知道在学校读书变成无形的“富二代”。
第二种父母,就是外出务工的中年人富有了,回家把自家破旧房子翻新、买车,无聊时赌博成为他们的业余爱好,有的人赌得倾家荡产,有的赌得妻离子散,有的赌得家破人亡。而自己则贫困得很,由于现在的生活条件的改善,90后的年轻人他们的青春期提前,中学生“早熟”普遍现象升温;一很多中学生在读七、八年级就开始初恋,而且还搞出了“名堂”,真可谓是花样百出。
比如:某一中学,学校基础设施不完善,并且是开放式的教育。而且由于上级部门的干扰,学校领导中途不得不取消第三节晚自习,最后只能让自由的在教室学习。此时的学生们不是自觉的在教室学习,而是谈恋爱的学生成双成对(当然这也是由于经济发达,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在家成为没有管的孩子);我代表学生以及学校在此呼吁你们找更多的钱也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不如留一个大人在家管理好自己的子女。
第三种父母:则是家庭的不和谐,父母离异;所谓家庭富有,女人的红杏出墙,留下其丈夫以双重身份教育其子女的童年;我在此试问这样的女人你们生下自己的儿、女,不履行做母亲的责任,在外过你们的个人世界还算人吗?难道只有麻将桌,KTV、夜总会,卡拉OK才是你们生命中的归属吗?
比如,某一中学的一个女生,从小就是过着“有母生,无母教养”的生活,可其父只能管理子女吃饭、穿衣;那心理交流无法沟通的,而她的父亲最后由于生活的压力借酒来打发日子,但是酒下肚只会愁更愁。他干脆嗜酒成性,沦为酒鬼,导致自己女儿性情孤僻;而此时的那个学生无聊寻找心理上的慰藉,毅然与同班同学谈起恋爱来,达到夜不归寝的程度,而在教室学习时心不在焉;与男生同居起来等,假如最后玩出“名堂”来谁负责呢?显然是学校;那么此时学生的家长会说是学校管理不善、老师教育无方。试问出现这样的事能怪学校和老师吗?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