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体文,又叫“骈偶文”、“骈文”,是和古代散文相对而言的。骈体文作为一种文体,在唐代就已提出。韩愈和柳宗元在倡导古文运动时,就把讲究骈偶的文章称为“时文”、“今体”,由此可见骈体文在那时的文体地位。
骈体文是从古代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逐渐发展起来的,魏晋时期开始形成,南北朝时期成了文章的正宗,几乎占领了一切文字领域,为骈体文的全盛时期。因此,骈体文对唐宋及其以后的文学语言,特别是对律诗,有着比较大的影响。
“骈”是由本义“驾二马也”�《说文·马部》 派生出来的,即两匹马并行,后引申为二物相并。因此,“骈”用的是引申义。“骈”作为一种文体,在语言方面有以下特色:
一、在语句方面,讲究骈偶。
两马并驾为骈,两人并列叫偶。骈偶就是两两相对,因为古代的对仗是两两相对的,所以骈偶又叫“对仗”。骈体一般是用平行的两句话两两相对,其基本要求是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句法结构互相对称。例如,初中语文教材《陋室铭》中就有这样两两相对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以上句子无论是实词虚词,句法结构,还是词性都比较对称,这样的句子读来琅琅上口,与“散体”大不相同。综上所述,骈偶不仅要求整体对称,而且上下联内部的句法结构也要求一致。
二、在语言方面,讲究节奏和平仄。
骈体文在语音方面要讲究节奏,对仗字数不同,节奏也不同。现以五字句为例:骈体文五字句的节奏,和五言诗的节奏不同;五言诗的节奏一般是二三式,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而骈体文五字句的节奏一般是二一二式,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这种格式,大多是在四字句中间插入一个虚词。
除此之外,骈体文在语音方面还讲究平仄,骈体文平仄协调,能增强语言的声音美。南宋齐武帝永明时期,声调被自觉地作为艺术化手段,那时出现了新体诗�又名“永明体” ,然后发展成近体诗�律诗 的声律。后来的宋词、元曲格律也受此影响。魏晋时期的骈体文,不讲究平仄;而唐以后的骈体文,受到律诗的平仄格律影响,也讲究平仄了。这就是说,在骈体文中,要求平仄相对。
三、在用词方面,讲究用典和词藻。
用典又叫“稽古”,是引用的一种,这在先秦两汉的文章中是一种修辞手法,还未形成文体的特点,它主要是引用古代的故事或诗文来表情达意,容易引起联想,使文章变得典雅、含蓄。
如初中语文第五册�刘庶凝《还乡梦·自序》 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园里的橘树,我的诗篇不过是些苦涩的果实。”这句话就活用了?《宴子春秋》中的典故“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是也。”深沉含蓄地道出了远离祖国。在异域他乡的苦闷和自己之所以要回归祖国的原因,字里行间流露着诗人归根的追求。
骈体文在用词方面,除了讲究用典外,还讲究藻饰,就是用华丽的词藻来修饰,追求形式上的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