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耀华侯耀文侯跃华侯跃文这到底是四个人还是两个人啊

2020-09-09 文化 440阅读
2个人
侯耀文
【人物简介】
【姓名】侯耀文
【性别】男
【民族】满族
【职业】相声演员
【生卒年】1948.1.1——2007.6.23(7点30至8点左右因突发心源性疾病不幸去世)
侯耀文是我国著名的相声作家、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自幼受其父侯宝林的熏陶,1960年登台,有四十七年的艺龄。1984年,他获得中国十大笑星的称号,在全国的相声大奖中,名列前茅。于1993年获美国华美艺术学会颁发的 “国际艺术成就证书”。生前任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生前是中国铁路文工团总团副团长、说唱团团长,主管曲艺说唱业务。
侯耀文的表演幽默、生动,刻划人物栩栩如生,门生有郭德纲、陈寒柏、常宽等,其相声作品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
2007年6月23日18时30分在北京昌平区沙河玫瑰园别墅中逝世,享年59岁。
【生平记事】
1948年1月1日,生于北京,为相声大师侯宝林第三子。
1960年,12岁的侯耀文首次登台,表演节目是父亲曾说过的《醉酒》。此后,由于父亲侯宝林反对他从事相声事业,侯耀文以小名“小阿弟”作为自己的艺名,在相声舞台上度过了最初四年时光。
1965年,刚刚初中毕业的侯耀文考上中国铁路文工团,并在那里和石富宽搭档并一直合作。
“文革”结束后,侯耀文相继推出《糖醋活鱼》、《洞房破迷信》、《口吐莲花》、《侯大明白》等作品。
1984年,侯耀文获得全国相声大赛最高奖——首届“侯宝林金像奖”。
1985年,他和搭档石富宽双双获得“中国十大笑星”称号。
1989年,侯耀文与赵丽蓉合作,演出的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后又陆续参加了十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
1993年,侯耀文获美国华美艺术学会颁发的“国际艺术成就证书”。
1994年,侯耀文再获“中国十大笑星”称号。
2002年,侯耀文出任中国铁路文工团艺术指导和说唱团团长。
2002年12月,侯耀文当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2007年6月23日,侯耀文因突发心源性心脏病在北京昌平区沙河玫瑰园别墅家中去世。享年59岁。
【主要作品】
94年,他获得中国十大笑星的称号,在全国的相声大奖中,名列前茅。《糖醋活鱼》、《戏曲漫谈》、《财迷丈人》、《见义勇为》、《京九演义》、《侯氏发声法》、《英雄母亲的一天》、《打扑克》等。
【徒弟】
贾伦、单联丽、王荃、高玉庆、李炳杰、陈寒柏、李福盛、郭秋林、刘际、奇志、姜桂成、刘捷、王玉、郭晓小、荆林野、郭德纲、常宽等。
【挽联】
著名相声评论家崔琦为侯耀文书写了挽联:
上联:曲坛相继失砥柱笑星不再光耀
下联:艺海声形少栋梁帅才难展宏文
(注:将“曲艺”、“相声”、“耀文”巧妙地嵌入。)
【活动年表】
2005年7月8日,农历乙酉年六月初三日晚,第五届中国曲艺节在杭州开幕。7月8日在杭州拉开序幕至7月31日在北京闭幕,历时24天。分别在浙江杭州、江苏南京、广东江门、云南昆明、宁夏银川、辽宁铁岭、山东济南设立7个分会场,以展示新时期不同地域特色的优秀曲艺节目。
7月8日晚,杭州体育馆观众如云,开幕文艺晚会的4位主持人杨澜、朱军、窦文涛、朱丹妙语连珠地串起了音乐摇滚快板《礼花辉映杭州城》、曲艺联唱《贺曲艺之花香四季》、绍兴莲花落《三个巴掌》、弹词开篇《蝶恋花·答李淑一》等11个精彩节目。
曲艺界著名演员姜昆、赵本山、黄宏、冯巩、侯耀文、刘兰芳、李金斗纷纷亮出各自得意之作。电影表演艺术家王铁成、梁天、王馥荔也像模像样地唱起了单弦,操起了山东柳琴,唱起了苏州弹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和李胜素分别用京韵大鼓和天津时调作了精彩表演。
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姜昆说,通过这次盛会,我们要树立中国曲艺的品牌,在全国遍地开花,推出新的作品、新的表演形式、新的面孔。
2005年9月6日,农历乙酉年八月初三日,评书大师连阔如的首部传记《醒木惊天连阔如》由当代中国出版社推出。同时,连阔如的遗著《江湖丛谈》再版发行。很多曲艺界、戏剧界和文化界的知名人士参加了新书首发式,有常贵田、侯耀文、谭元寿、林汝为、李金斗、孟凡贵、陈涌泉、李燕等。
《醒木惊天连阔如》共20万字,全面反映了连阔如的传奇一生和艺术造诣,对研究老北京地方文化和中国民间曲艺艺术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江湖丛谈》是连阔如在20世纪30年代的作品,是我国仅存的客观又较全面介绍江湖行当和内幕的书籍。
2005年10月6日,农历乙酉年九月初四日:纪念郭启儒诞辰105周年相声名家专场晚会第二场
纪念郭启儒诞辰105周年相声名家专场晚会第二场在北京民族宫大剧院举行,由相声界最有名的大腕和最有实力的中坚力量用最优秀的新作品和最有生命力的传统段子怀念大师、答谢观众。
第二场由姜昆、戴志诚、李金斗、陈涌泉、侯耀文、石富宽、李伯祥、李立三等著名演员表演清一色的优秀传统段子,有的段子有将近百年的历史而观众百听不厌,让人不能不感佩相声艺术的魅力和演员与时俱进的敏锐。
2005年10月7日,农历乙酉年九月初五日:纪念郭启儒诞辰105周年相声名家专场晚会第三场
纪念郭启儒诞辰105周年相声名家专场晚会第三场在北京民族宫大剧院举行,由相声界最有名的大腕和最有实力的中坚力量用最优秀的新作品和最有生命力的传统段子怀念大师、答谢观众。
第三场由马季先生和他的搭档刘伟合说一段《找名牌》。在他们之前还有唐杰忠、崔喜悦、笑林、李国盛、师盛杰、常宝华、姜昆、赵世忠、李金斗、李建华、侯耀文、石富宽等9对名家带着他们的拿手节目出场。
2005年11月1日,农历乙酉年九月三十日:全国优秀曲艺人才培养工程启动仪式暨首届优秀相声人才研修班举办
全国优秀曲艺人才培养工程在北京启动,优秀相声人才研修班同时开班。中国曲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说,优秀曲艺人才匮乏是长期以来制约曲艺发展的一个瓶颈,个别曲种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非常突出,曲艺创作、表演、管理等优秀人才后继乏人,优秀曲艺人才培养工程意在弥补这一不足。中国曲艺家协会将在五年之内陆续培养一大批曲艺表演、曲艺创作、曲艺管理等优秀中青年人才。
由中国曲协开办的优秀相声人才研修班将采用“案例分析”的授课方式,采用名家指导、学员观摩、相互切磋、一对一的教学方式。由姜昆等名家针对学员表演和作品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示范、改进、提高,使学员经过学习,在表演上有一个大的提升。经过认真挑选,范军、李伟建、贾伦等10对年轻相声演员成为首批学员。
为了让更多相声从业人员有机会参加学习,中国曲协还开办了一个相声表演创作研修及教学观摩班。这个班除了可以全程观摩优秀相声人才研修班的教学、与名家面对面交流,还可以听到侯耀文、李金斗、李立山、王金宝等名家的专门授课。
2005年12月15日,农历乙酉年十一月十五日,下午:第五届中国金唱片奖揭晓
第四届中国金唱片奖在珠海揭晓。从本届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
获奖的戏曲曲艺类作品、演员
戏曲类专辑奖:《崔莲润唱腔选1-4》(评剧)崔莲润;《京剧艺术家赵葆秀唱腔专辑》(京剧)赵葆秀;《荀慧生老唱片全集》(京剧)荀慧生;《廉吏于成龙》(京剧)尚长荣、关栋天等;《当代名家唱腔精萃》(昆曲)蔡正仁等
戏曲类演员奖:丁凡(粤剧);李慕良(京剧);梅葆玖(京剧);谭元寿(京剧);叶少兰(京剧)
曲艺类专辑奖:《侯耀文、石富宽相声全集》侯耀文、石富宽;《单口相声艺术大师刘宝瑞专辑》刘宝瑞;《刘兰芳评书精选(1)》刘兰芳;《山东快书艺术家黄枫专辑》黄枫
曲艺类演员奖:曹元珠(河南坠子);李润杰(快板书);花五宝(梅花大鼓);刘时燕(四川扬琴)
2005年12月16日,农历乙酉年十一月十六日,22时:陈寒柏收韩家政、赵彬、王威为徒
陈寒柏在大连星海高尔夫酒店收韩家政、赵彬、王威为徒。此为陈首次收徒,不但大连的曲艺界人士参加了拜师会,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侯耀华、石富宽、师胜杰、王平等人的出现更是让拜师会热闹非凡。
2006年3月15日,农历丙戌年二月十六日,20时50分:首届全国3·15曲艺晚会播出
由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消费者报社、山东电视台共同主办的首届全国3·15曲艺晚会,在山东卫视首播。
晚会演员阵容强大,由姜昆、瞿弦和、李红联袂主持,刘兰芳及著名演艺界名人那英、阎维文、侯耀文、李金斗、师胜杰等共同助阵献艺。
师胜杰、孙晨表演的相声《咱哥们》,是为本次晚会专门创作的,通过一个造假者的现身说法,无情地揭露了造假者的违法行为,内容深刻,语言创作生动形象。由师胜杰扮演的造假者,表演十分生动,入木三分。录制现场观众反响热烈,掌声、笑声不断。陕西快板《消费者的权利是神圣的》,信息量大,鞭挞和揭露了造假者的丑恶嘴脸。演员张保和用陕西方言表演,以“的”字为韵脚,“美容的把鼻子整歪的,减肥的把自己整垮的”,列举了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的种种现象,一段节目表演完毕,激起观众一阵阵叫“好”,晚会掀起高潮。而由李金斗等表演的相声《我的未来不是梦》通过想象在未来消费中可能发生的一系列趣事,点出在街边无证商贩手里瞎买东西的危害,告诫消费者不要贪图便宜、买以次充好的伪劣商品,同时告戒消费者一定要明明白白消费。李嘉存等表演的戏曲小品《新编智斗》,胜在形式新颖上,沙家浜里“胡司令”和“刁得一”的后人,凑在一起商量如何利用虚假广告宣传造假卖假,欺骗消费者,讨论如何要把新闻发布会开上珠穆朗玛峰,结果“阿庆嫂”的后人一番妙语打消了这两人蒙骗消费者的念头,得出“缺德不能辈辈传”的结论,博得观众满堂喝彩。演员表演精彩到位,尤其是“阿庆嫂”后人的扮演者唐禾香的表演,更是精彩传神。让晚会气氛达到高潮,由句号等表演的《医托》揭露了江湖游医种种坑害消费者的手法,为受害的消费者出了口恶气。二人转《找“坏种”》,说的是女儿找了个对象,结果被准丈人瞧出是以前卖过假种子的奸商,小伙子早已幡然醒悟,此时更是悔不当初,一番努力终于用实际行动换得准丈人原谅。二人转乡土气息浓厚,用来反应农村消费者的问题算是对了口。侯耀文、李建华等表演的相声《谁欠谁》,也受到了观众的好评。那英演唱的《雾里看花》、魔术《锦瑟》更让观众在现场享受到一份轻松。阎维文演唱的主题歌《当你需要的时候》使晚会达到了最后的高潮,也给晚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006年3月15日,农历丙戌年二月十六日:“中国笑星超豪华喜福会”发布会举行
中国铁路文工团说唱团的“中国笑星超豪华喜福会”发布会举行。在会上,侯耀文团长宣布演员郭德纲和于谦成为该团的正式演员,这标志着曾因不是相声正规军而自卑的郭德纲终于“登堂入室”。郭因在安徽录制节目没有参加发布会,但侯耀文逐一解答了媒体的各种疑问,并肯定了郭对正规表演团体的冲击。
2006年7月30日,农历丙戌年七月初六日:侯耀文收魏元成、赵卫明为徒
相声演员侯耀文在西安收下2名徒弟:西安说唱艺术团的魏元成和西安市公安局警官艺术团的赵卫明。
早晨的收徒仪式按照相声界里的规矩举行,显得挺气派,陕西曲艺界近百人前去捧场,整个仪式前后进行了一个多小时。魏元成、赵卫明先向“引师”石富宽、“保师”师胜杰、“带师”刘洪沂行过礼,然后再到师傅侯耀文跟前磕头拜师,侯耀文也回赠了他们自己保存的影音资料和记录创作心得的小集子。陈寒柏、郭德纲、于谦等相声界名人出席了拜师仪式。
2006年10月29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初八日:德云社十周年专场演出第一场
德云社十周年专场演出第一场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行。
演出节目
对口相声《河南戏》(侯耀文,于谦)
2006年12月13日,农历丙戌年十月廿三日,晚:2006济南国际幽默艺术周第六天
作为“2006济南国际幽默艺术周”的重头戏,相声专场晚会在济南山东会堂上演。
演出节目
《你说我说》(侯耀华、栾云平)
《谁欠谁》(侯耀文、石富宽、杨进明)
2007年1月6日,农历丙戌年十一月十八日:仇小豹收十二人为徒
仇小豹59岁生日,宴上包括重庆本土笑星“胖妹”刘军在内的12人拜入仇小豹门下,这次拜师收徒也是西南地区第一次如此大规模且隆重的仪式,仇小豹的三叔侯耀文也赶到重庆祝贺,侯耀文还给12位弟子连夜每人题字一幅,勉励他们继续努力。
2007年2月13日,农历丙戌年十二月廿六日:“2007中国笑星(济南)相声喜乐会”举行
“2007中国笑星(济南)相声喜乐会”在济南上演。由侯耀文领衔的中国铁路文工团演出,演员有郭德纲、于谦、石富宽、杨进明、师胜杰、李嘉存、奇志、陈寒柏等。
2007年5月26日,农历丁亥年四月初十日,晚: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贾仑个人专场举行
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为贾仑举办个人相声专场。贾仑的师父侯耀文、父亲贾冀光,相声演员李国盛、石富宽、魏兰柱、李金斗、宋德全、孟凡贵,贾仑的搭档连春建,贾仑的徒弟刘涛、郭伟,纷纷登台献艺。晚会当中,贾仑和李金斗、李国盛、石富宽、连春建合作,为观众献上了《八扇屏》、《楼上楼下》、《学艺》、《学哑语》、《和谐与安全》、《如此奉承》等不同类型的相声作品。
2007年6月2日,农历丁亥年四月十七日,10时30分:吴荻、贾林、祝兆良、梁彦拜连丽如为师,王月波、李菁拜贾建国为义父仪式举行
在李金斗和崔琦的主持下,吴荻、贾林、祝兆良、梁彦四个徒弟向师父连丽如,王月波、李菁两个义子向义父贾建国先后行礼。二老向六个年轻人赠送了折扇、醒木及相关评书资料,六个年轻人也向二老回赠了礼品,然后合影留念。
侯耀文进行了致辞,向连丽如、贾建国夫妇表示衷心的祝贺。因故未能莅临现场的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评书名家袁阔成、田占义及相声名家常贵田,特地写来贺信贺辞,祝贺此次收徒仪式圆满成功。
侯耀华
侯耀华,相声大师侯宝林次子,侯耀文之兄。中国戏剧影视研究院副院长、兼艺术总监。
1946年12月23日 出生、大学文化程度、艺术种类∶相声、 小品、表演、话剧。
侯耀华出生艺术世家,父亲是相声大师侯宝林。从小受家庭的影响,侯耀华最向往的就是舞台,希望能做一名相声演员,但父亲并不希望他子承父业,甚至不希望他去从事表演的行当。经过多年的奋斗,侯耀华没有依靠父亲的名气,也终于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舞台。今天,侯耀华走进凤凰卫视《鲁豫有约》,笑谈他的人生。
儿时视父亲为偶像
1946年,侯耀华出生在北京,在他儿时的记忆中,父亲是俭朴而严厉的,而且永远都那么忙碌。“在节假日能去看父亲的演出,是一件最高兴的事情,而且我儿时的偶像就是父亲,不仅因为他在相声舞台上的风光,而且在生活中也受人爱戴。”无论是对父亲的相声,还是母亲的京剧,侯耀华从小就充满了神往,可他最初的向往却并没有得到父亲的支持。“一来,父亲觉得艺术搁在那儿不能说明我们能干,希望我们能有一技之长。二来,父亲希望我们多学点儿文化知识,家里能出个工程师或者科学家。”虽然在父亲面前只能压抑自己对相声的兴趣,但侯耀华在家之外得到了一块表现自己的小小舞台,经常在学校表演。
14年工人经历获益匪浅
22岁那年,侯耀华听从父亲的话进厂当了一名工人。这一待,竟然是14年光景。“车钳铣刨磨,我什么都懂,总之工厂里能干的活儿,我基本上都摸到了。即使到现在还能干得了,我家里现在还有车床。”虽然在工厂的日子距离自己钟爱的表演事业越来越远,然而多年以后再回忆起当年的那段时光,依旧是极为难得的积累生活的过程。“说心里话,工厂的那些老工人师傅身上那种发光发亮的东西,直到今天对我的生活还有影响。”
“文革”往事不堪回首
“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得侯耀华原本幸福的家庭失去了往日的平静,父亲侯宝林被送到淮阳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家庭里的其他成员也被四处下放。侯耀华与外婆留在了北京,他别无选择地挑起了照顾家庭的重任。“那时我们一家8个人,一共才80元生活费。钱不够花只好变卖家里的东西,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卖了我母亲7件皮袄,才卖了21元钱。”父亲被下放农村后,家里几个兄弟姐妹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弟弟侯耀文从1965年到1975年这十年间,除了偷偷摸摸回家打个照面,几乎跟家没有公开的来往,因为要他划清界线;妹妹插队走了快8年才和家里联系;我哥哥也参军去海南岛了。”侯耀华一再表示,不太愿意回忆那十年的很多事儿,因为会牵扯到很多人,而且痛苦的经历不想再回首。
首次登台遭到挫折
“文革”阴霾散去之后,众多遭到迫害的艺术家重新走上了舞台,相声大师侯宝林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一位,侯耀华的弟弟侯耀文也开始逐渐崭露头角,而侯耀华依然是一名普通工人。幸好在工厂没有人阻碍他崭露喜剧天赋,根据自己在文革中的所见所闻,侯耀华创作了相声《江青献丑记》,并和煤矿文工团的王京晨搭档,参加了庆祝打倒四人帮的演出。可侯耀华在台上紧张得不行,而且说的相声也被弟弟称作是“对口词”(即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朗诵)。“我父亲干得如此好,而我却说成‘对口词’,真是对不起祖宗,我当时觉得自己不能再说相声还是回到工厂继续做工人吧。”
终生难忘父亲评价
1982年,36岁的侯耀华出演他的第一部电视剧《寻访画儿韩》,虽然戏份很少,却开启了他日后的影视之路。虽然刚进剧组只是个剧务,6年中也没机会再演戏,但侯耀华一直在等待机会。1988年,机会终于来了,侯耀华先是到天津拍摄了电视剧《大马路,小胡同》,随后又接拍了《顽主》等影视剧,到了1991年的《编辑部的故事》,侯耀华已经颇有名气了。侯耀华说,他拍《编辑部的故事》的时候,正值父亲住院,当他把做好的部分录像带给父亲看时,父亲那句评价让他至今难忘。“我父亲说,‘行,饿不死了’!你知道当时像我父亲能有这么一句话,对一个人的作品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对他来说,这已经是很高很高的评价了。”侯耀华说,令他终生遗憾的是,因为工作的原因,父亲去世时他竟然连最后一面也没能见到。
笑场遭弟弟批评
从1990年开始,侯耀华相继和宋丹丹表演了《卖画》、和郭达表演了《戏迷》等小品,他的喜剧才华和自身的优势逐渐在小品表演中展现出来。但因为演小品笑场,侯耀华被弟弟侯耀文狠狠地批评了。“有一次我和郭达合作小品,因为郭达那天没刮胡子,而且头发卷卷的,我看他就像一个大毛猴,我在台上乐得受不了,竟然笑得躺在台上了。当时侯耀文跟我急了,他生气地说‘有你这样的吗?你笑场了’,这也是唯一一次侯耀文跟我真急了。”
儿子也想学相声
侯耀华的儿子叫侯军,现在在央视主持一个教人做菜的节目《天天饮食》,儿子也和他一样想学相声。侯军说:“我初中时就想学,可爷爷不让,后来我跟三叔侯耀文都说好了,他们单位准备接收我,可爷爷还是不同意。侯宝林不同意侯军学相声和当年不同意侯耀华说相声一样,希望自己的后人先学一门安身立命的本事,于是侯军只好学了厨师。侯耀华说:“我平常对儿子的教育是不大过问的,可我父亲当时一定要让侯军学会安身立命的本事,他只好在厨师和医生间选择了当厨师。不过,他也没正经当过厨师,毕了业马上就当老师了,后来又到国外去学习了几年,回来以后就开始做这《天天饮食》节目了,据说这个节目很多年轻人喜欢看呢。”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