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视野
简介:从1990年至今,由中国大学生田径协会主办的全国高校体育科研论文报告会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在这20年的发展中,通过中国大学生田径协会科研委员会各位委员、咨询专家的共同努力,以及广大会员学校和全国高校教师的积极支持,论文报告会已经由单一的田径科报会发展成为一种综合性的学术研究园地,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学术研究成果,涌现出了一大批中、青年体育学者。为了纪念科报会走过的20年发展历程,现从2010年近百所高校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者报送的300余篇科研论文中,筛选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前沿研究成果,编辑成书,展示给广大读者,以推动高校体育科研水平的不断发展。
回顾20年走过的风风雨雨,总有些事让人铭记:2003年,第13届科报会在青岛大学举办,巧遇百年不遇的“非典”,我们没有止步;2004年,第14届科报会在江西师范大学举办,面对旅游旺季住宿难的问题,我们没有轻言放弃;2005年,第15届科报会在长安大学举办,首次与中韩体育论坛联姻,特邀体育学术杂志主编参会,为广大教师发表学术成果指点迷津;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科报会分别在吉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贵阳医学院和海南师范大学举办,参与学校始终保持在100所以上,代表人数达到150人以上,参会代表积极踊跃,带来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运动竞赛学
简介:《运动竞赛学》是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和运动训练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运动竞赛学》在我国高等学校体育院、系专业课程设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运动竞赛学》是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和运动训练专业普修课程学生用书,是由西南区(云、贵、川、渝)体育教材教法研究会《运动竞赛学》教材编写组根据西南四省市高等体育院校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内容、教学时数及考核要求精心编写而成的。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社会发展需求和云、贵、川、渝的地域性特征及其体育教育等实际情况,总结归纳了多年以来学生学习、掌握和应用运动竞赛学基本理论、方法的教学实践,在继承前人不同时期出版的教材优点的基础上,重点吸收了国内外运动竞赛学学科领域内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教材立足于培养新世纪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注重体现运动竞赛学科的新理论、新观念和新方法,坚持自然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扎实地培养学生策划、组织与实施运动竞赛的实际工作能力。坚持改革与发展,突出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教育性、时代性,从教材体系、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和竞赛方法等方面进行精选、改进和拓展,以使学生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体育工作的实际需要。
大学生体育
简介:
《大学生体育》根据体育课具有的实践和参与特点,在编写中充分体现内容的直观性,帮助读者建立锻炼身体的意识,教会读者锻炼身体的方法,实现身体向健康的转变。《大学生体育》有理论篇和实践篇两部分。理论篇内容包括体育与人生,体育与社会,体育与健康,体育锻炼与体质健康评价和体育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实践篇内容包括体能类运动项目,篮球、排球、足球运动项目,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运动项目,民族传统运动项目和休闲体育运动项目。为了提高读者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书后提供了三个附录。《大学生体育》为高等院校的体育课教材,也可作为体育项目的培训教材以及体育锻炼的自学参考书。《大学生体育》与视频教材配合使用,效果更好。
现代田径训练高级教程
简介:
“田径专项训练”是我国体育院校和系科广泛开设的重点课程,且课时比例相当之大。但是,长期以来,并没有专门的针对于体育院校使用的“田径训练”教材,田径训练的内容往往被设为一节而见诸于各类田径教科书的“专项”篇章之中,这种习惯性的安排,由于篇幅和格式的限定,其深度、广度和知识的前沿性等方面都大打折扣,因而,远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要。
鉴此,我们希望编著一本专门面向体育院校的“田径训练”教材,以解教学和训练的日常之需。这一设想得到了国家教育部的首肯,所以,这本教材被列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这一计划还得到了中国田径协会、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北京体育大学、广州体育学院、清华大学等单位的认同和赞许,他们均派出了一流的专家教授和教练员参与到撰稿的行列之中;这一工作也得到了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和教务处的鼎力支持,他们专门安排了资深的编辑和管理工作者来协助和负责全书的筹划与出版事宜。
定名为《现代田径训练高级教程》,其“高级”主要体现为不再重复“一般训练学”和“田径基本理论”的内容,这将更加贴近于在校大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和田径教练员继续教育学习的实际学习流程。另外,突出“实用性”和“前沿性”也是本书各位编著者的一致共识,具体表现为:在决定运动成绩的复杂结构中剔选出关键性的影响因素,其目的是促进对项目特性的深入认识;运动员技术分析的对象基本定位在世界纪录保持者(或世界顶级优秀选手),这将有助于读者在学习观览现代田径技术高端表现的同时,领会其内在实质和潮流趋势;在庞大的训练体系中只介绍专项技术和主导型身体素质训练的重点与方法,从而有益于学生在就业后能够清醒地开始并不断地完善其“教练生涯”。积极引用国际田联和田径发达国家的训l练理论和成果,由我国优秀训练团队的教练员和科研工作者直接介绍他们的成功经验,是本书的又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