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目的:
1、通过活动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初步感受大自然美妙的意境。
2、培养幼儿倾听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及想象能力。
3、理解词:嘟哝、慈爱、轻轻地、静静地、窗外、屋里。
活动准备:
图片、乐器、背景音乐磁带、字卡:嘟哝、慈爱、轻轻地、静静地、窗外、屋里、窗子小模型。
活动过程:
一、音乐进场,幼儿扮小雨点
幼儿用语言、动作表现小雨落下
二、谈话活动:
“在下雨的时候,你们喜欢做什么呢?”(可由幼儿先讨论)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听的散文,请大家听听散文里的小蝴蝶在下雨天做什么?”
三、欣赏作品
1、配乐,教师完整讲述童话《听雨》,边做动作边朗诵。
2、请幼儿听完后相互交流自己的的感受。“你听了这散文有什么感觉?“
四、展示图片,理解作品(分段欣赏)
1、图一(小蝴蝶不高兴)理解词:嘟哝、慈爱
(1)“小花蝴蝶为什么不高兴?嘟哝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集体或个别嘟哝地说句话)
(2)“妈 妈对小蝴蝶说了什么的?语气是什么样子的?”
“这里有个好听的词是形容妈 妈的语气的”(出示字卡“慈爱”感受慈爱这个词)
“你的妈 妈有没有慈爱的跟你说什么话?”“妈 妈为什么对你们慈爱呢?”
2、图二(森林)
“小花蝴蝶听见小雨唱的什么歌?(沙沙沙)它觉得这是小雨在干什?”
3、图三(铁皮屋)
(1)“这时小雨是怎么唱歌的?”(丁丁丁)
(2)“为什么?好象小雨在干什么?”
4、图四(荷花)
“小雨唱的歌是什么样的?(啦啦啦)好象在干什么?”(请幼儿边说边用动作表现此句)
5、图五(敲玻璃窗)
“小雨在干什么?”“它是怎么唱歌的?”(嗒嗒嗒)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谁才会玩耍,翻跟头,敲窗子呢?”(感受作品的拟人手法)
6、感受作品最后一段
(1)“我们再来听一听最后一段,请找出小雨是怎样唱的?小蝴蝶是怎样听的?”(出示字卡:轻轻地、静静地)
(2)“这句话里,有哪些词很美?”(将轻轻地、静静地这两个词去掉重念,让幼儿对比感受)
(3)找出句中的相反词(窗外、屋里)。
(4)出示窗子小模型感受理解窗外、屋里。
(5)小结:因为有了这些词才是这篇散文显得更美,小朋友听起来会舒服。
五、完整看图片,欣赏童话。教师边做动作边朗诵。
“你觉得小雨给小蝴蝶带来了什么?” (快乐,有趣)
六、用乐器表现雨声,进一步感受作品
1、依次出现沙球、碰铃、响板等乐器,感受声音:“这是老师做的沙瓶。听一听它象小雨唱的哪首歌?”(将乐器图贴出)
2、教师交代要求幼儿先配雨声部分。
3、完整讲述,幼儿用乐器表现雨声。
七、扩展对雨的想象
1、小组讨论:“小雨还会落在哪里?玩些什么呢?”
2、幼儿仿编句子。
交待要求“小雨唱什么歌?落到哪里?干什么?”
教学反思:
今天送教来到船艇幼儿园,总的来说这节活动很成功,孩子的表现让我很感动,很明显这些孩子的词汇量丰富得多,尤其在最后仿编的部分孩子们滔滔不绝,想象力丰富,思维面宽。此外,我几次的修改非常的成功,尤其是第五部分的修改非常好,“你觉得小雨给小蝴蝶带来了什么?”有的说:“我觉得小雨给小蝴蝶带来了快乐。”有的说:“我觉得小雨给小蝴蝶带来了欢乐”有的说:“我觉得小雨给小蝴蝶带来了乐趣。”…孩子们的回答,体现了他们对作品从粗浅的理解到深层次的情绪体验。
同是一节课,经过两次的修改,在不同的班级,在不同的幼儿园,产生不同的效果。经过这次的三研活动,使我深刻体会到:孩子的潜能是无穷的,教师的提问是艺术的。
附:散文《听雨》
下雨了,小花蝴蝶不能出去玩,它舞着美丽的翅膀在屋子里飞来飞去,嘴里嘟哝着:“没办法出去玩了,真没意思。”
蝴蝶妈 妈慈爱地看着小花蝴蝶,然后把它带到窗前:“孩子,你来听,小雨正在唱歌呢。”“妈 妈你说什么呀,小雨怎么会唱歌?”
妈 妈点点头:“闭上眼睛,仔细听。”小花蝴蝶闭上眼睛,侧着耳朵,静静地听。
啊,啊,听见了,听见了。
沙沙沙,那是小雨在和森林的树叶在玩耍。
叮叮叮,那是小雨在小熊的铁皮屋上翻跟头。
吱吱吱,那是小雨钻进粉色荷花的花蕊里。
嗒嗒嗒,那是小雨在敲自家的窗玻璃,跟自己打招呼呢。
小花蝴蝶高兴地说:“沙沙沙,叮叮叮,啦啦啦,嗒嗒嗒,小雨在唱一首多么有趣多么好听的歌呀。”
窗外,小雨还在轻轻地唱,屋里,小花蝴蝶在静静地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