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022-07-28 文化 113阅读
论当代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 一、 人文素养内涵所谓人文素养,指的是作为完整的人所具有的人文精神的素养。“以人为本来创造和表达人性化的自由生活理想和价值理想”,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表现为探索人生、人性、人权、人的本质以及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地位,提倡关心人、爱护人、重视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遵循人的本性而生活”。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对人文精神的精辟论述,《周易·贲卦》中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也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显而易见,个体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应该包括身体的发展,这就是倡导体育人文精神的基本依据,其核心是要主动表现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怀。二、 学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素养现状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中国学校体育在形式上主要受西方国家,特别是深受前苏联的影响。在西方国家,体育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学校体育也发展得更加完善和合理。西方人文教育者主张把价值教育放在整个教育的首要地位,将人性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使整个教育人性化;加强自由与责任的教育,将自由与责任视为现代伦理生活的核心价值。但在我国,没有学习西方体育的精神内核,学校的体育教学一直是以“三基”为目标,运动技能的掌握和体质的好坏实际上成了学校体育的终极目标。学校体育的教育理念也非常狭隘,即强调“体育就是对身体的教育”的教育观念。另外,在中国打造世界体育强国的过程中,在实施金牌战略的影响下,学校体育更加注重体育技术的传授、体育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学生自主性的要求,个体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等人文素养的培育则很少或根本不见踪影。三、 体育教学中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1、教育指导思想的偏离。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健康为首要目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我国的教育理念虽然强调的是“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但是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和历史原因的影响,现实的学校教育却是只重视智力和德育,而对体育则奉行有之不多,缺之不少,可有可无的态度。在具体的教育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体育课成了一种配角,随时可以停课、换课,被其他老师占用,被其他活动占用。纯生理的体质关怀成了学校体育的唯一目标,体育教育成了名副其实的“体质教育”或“体力教育”。2、体育教学要素的人文素养匮乏。体育界过去长期忽视人文学科,从专业师范院校走出来的体育教师深受其害,带来的是体育教师对文化知识的淡漠,对“人文素养”认识的模糊,这样在教学中就不能让学生体会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体育教材和教学大纲没有体现人文精神的内容,教法陈旧,没有特色,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气;体育教学内容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直贯穿着“三基”的内容,这样对于培养人才有弊无利。体育教学评价更是对学生自由发展的极大桎梏。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不是体育测评的内容,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教学也被限制于缺乏特色的评估体系中。另外,在体育教学中对动作技能的掌握和生理负荷的过分强调,忽略了学生情感和能力方面的发展。教育者一味强调学校体育的社会属性,忽略了个体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以统一的目标限制学生目标追求的广度,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学中一味苛求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削弱了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体育课显得十分死板,不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和激情的宣泄,反而成了负担和羁绊。四、 教师人文素养要素1、化素养。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丰富的学识可直接表现为体育教师高水平的文化素养。当前,体育教师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表达能力较差,写作能力欠缺,直接影响体育教师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体育教师在进一步加强体育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史哲知识水平,掌握中国传统文学的精华,吸收文学中宝贵的营养。同时,应加强对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理解能力,提高自己的创造性,特别是依据现实条件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活动,完成体育教学的能力。体育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必将对学生个体的发展、全面素质的提高产生重要影响。2.心理素养。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生存空间日益狭窄,世界日趋一体化,人的生存价值已经更多地指向心理层面。面对严峻的生存与竞争压力,人们必须具有健康乐观的心理素养。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学校激烈的竞争环境,不尽如人意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等,都需要体育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良好的心理素养应包括对体育工作浓厚的兴趣、丰富的情感和优良的意志品质等。有了这些良好的心理素养,掌握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就能够树立稳固的事业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够爱护学生、感染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3.道德素养。体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道德素养是个人通过道德教育和后天环境的影响所形成的,是一种起稳定的长期作用的内在品质。体育教师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愿意献身于体育教育事业;体育教师要有高尚的社会道德,诚实守信,谦虚谨慎,作风正派,团结友爱,注重仪表,等等。这样,教师才能为人师表,才能向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在面对社会违规违法现象时,才敢于挺身而出,伸张正义;在维护学生的合理要求和正当权益时,才能够主动反映情况。在新的时期,还应该审时度势,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不断强化自身的道德素养。4.美学素养。美学素养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随着知识、思想、道德的积累和升华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对美的鉴赏能力,它是“比文化、道德等素质更高、更综合的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教育要促进人类的文明进步,体育教育也担负着同样的任务。体育教师不但要培养健康的学生,更应该培养健美的学生。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体操者,一方以健康为目的,一方实以身体为美的形式之发展。”提出了把体育作为美育的重要手段,倡导在体育中具体实施美育,使学生达到“雄躯壮干”。体育教师的美学素养应包括体育教师正确的审美观。因为体育是自我认识也是使别人认识自己的一种好形式。体育运动的特点是竞争激烈、对抗性强,成败立见分晓。在激烈的竞争中,运动的技术、战术、思想、风格都表现得十分突出,学生的素质、技艺、胜败观、内心世界都暴露无遗。拥有正确的审美观,才能指导学生分清美与丑,好与坏,鼓励先进,鞭挞后进。体育教师还应掌握相关的美学知识,对美的本质、美的形态、美的形式等有较深入的研究,同时掌握体育各个项目的美的特点、体育审美教育的相关要素,提高美学素养,增强对美的鉴赏能力,才能使学生增强感受美、认识美、理解美的能力,才能用美的事物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使学生在将来创造更多美的事物。5.精神素养。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体育教育同样担负着培养人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重任。体育教师崇高的精神素养,会造就更优秀的学生。在当今社会中,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影响严重,如何看待自身的社会地位、职业声望、职业收入等,都需要体育教师不断自我完善,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素养,如此才能为培养优秀人才,才能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五、结论体育教师是体育教育中最具有活力、影响力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在当前的体育教育改革中,我们应当不断进行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但是,首要的前提应该解决决定性因素———人的问题,也就是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问题。在上面提到的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要素中,文化、心理、道德、美学、精神五个要素彼此密切联系、相互依托,缺一不可。当我们的体育教师都具有崇高的人文素养的时候,就会变不利为有利,变曲折为坦途,体育教育事业才会蒸蒸日上,我们的国家才能始终走在世界前列。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