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尿中有潜血一个+号,是什么原因?

2020-04-23 健康养生 119阅读
引起血尿的原因很多,血尿95%以上是由于泌尿系本身疾病所致,其中以肾小球疾病(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膜增殖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等)、肾囊肿、结石(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结石)、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性疾病(结核、肾盂肾炎、膀胱尿道炎、前列腺炎)及肿瘤(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肿瘤)最为多见。其他如凝血异常的疾病(特发性或药物性血小板减少、血友病、坏血病等)、全身性疾病(再障、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也可引起血尿。建议您做“红细胞形态”检查看结果是否正常,到专科医院详细检查,以便早日诊断及时治疗
 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红细胞或仅偶尔有个别红细胞。如果尿液中进入血液,经离心沉淀后的尿液,显微镜下每高倍视野有2个以上的红细胞,称为血尿。
由于尿中进入血液的量不同,将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当每升尿中含有1毫升以上血液时,尿则明显变红,重则呈洗肉水样或血色,称为肉眼血尿;若尿色正常,而仅镜下(显微镜下)检出红细胞达到血尿标准的血尿,称为镜下血尿。
根据血尿的来源不同,又可将血尿分为初血尿、终末血尿、全程血尿。具体方法是进行尿三杯试验。取3个洁净的玻璃杯,患者每次排尿时,分为前、中、后3段排尿,分别排入3个玻璃杯中,若第1杯中为血尿,其余2杯正常,则为初血尿,提示尿液中血来自尿道;若第1、2杯中无血尿,仅第3杯有血尿,称为终未血尿,提示病变在后尿道、前列腺、膀胱颈和三角区;如三杯中均有血尿,称为全程血尿,提示病变在肾脏、输尿管,或为膀胱内弥漫出血。
血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炎、结石、感染、结核、肿瘤、畸形、损伤等。②尿路邻近器官的病变,如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盆腔炎、阑尾炎等。③全身性疾病,如感染性疾病、血液病、心血管疾病等。④药物性因素,如服用磺胺药、抗凝剂,或注射甘露醇等。⑤运动后血尿。
血尿的鉴别,除了采用尿三杯试验区分血尿来源之外,以下方法亦有助于血尿的鉴别。
首先根据血尿的伴随症状来区别不同血尿,若血尿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尤伴尿痛者,多为泌尿系感染、结石等,称为有痛性血尿;若血尿不伴尿痛,称为无痛性血尿,在肾炎、肾结核、泌尿系肿瘤中很常见,尤其年龄大的患者,出现肉眼血尿,呈无痛性,应当注意进行各方面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
血尿伴随的其它全身性症状,也可以据此分析区别血尿的原因。目前采用尿红细胞形态的检查,来判断血尿的来源,符合率达90%左右。具体办法是取离心后尿沉渣,置于玻片上,用相差显微镜来观察尿中红细胞的形态。肾小球源性血尿,其尿中红细胞为变形红细胞,即红细胞呈现多种形态,如面包圈样、草莓样、水滴样,甚至为破碎红细胞,提示血尿是因肾小球的病变所导致。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尿中红细胞多呈正常或大致正常形态。
此外,肉眼血尿还应与血红蛋白尿相鉴别。血红蛋白尿的产生是由于溶血性疾病,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增加,越过了肾阈值,从肾小球滤过,而进入尿中。血红蛋白尿的颜色可呈红色、棕色,甚至呈黑色。与血尿鉴别主要依靠显微镜检查,血尿的尿中含有大量红细胞,而血红蛋白尿中无红细胞,这是两者根本的不同之处。
总之,血尿产生原因除与肾炎有关外,泌尿系统其它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亦可产生血尿,必要时可以进行X线、B超、CT等检查明确血尿来源,对治疗有重要意义。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