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对外国资本进入国内的态度的转变

2020-06-29 财经 657阅读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运行环境日益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商来华投资,使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毋庸置疑,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然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而非目的,时过境迁,当前我国利用外资的环境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手段不再有利于目的时,就应该果断地予以调整。 一、我国直接利用外资的现实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我们已经不再缺钱 改革开放之初引进外资,是因为我国经济建设资金短缺,而且大量进口需要硬通货,没有出口就无法换得硬通货用于支付进口,引进外资则可以减少经常项目下进口资本货物对外汇供给的压力。而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国内资金短缺时代已经过去。200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达到15,282.49亿美元,雄踞世界第一。同时,国内资本也形成规模,到2006年3月,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16万亿元,是改革开放前的758倍。近几年年均增长9000亿元以上,仅这些每年增长的储蓄存款,若转化为投资,就超过了目前的外商年实际直接投资总额。 (二)外资进驻形式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20世纪80年代初期,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方式是以合作经营为主。90年代以来,外商独资企业迅速发展,1997年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中的独资项目数开始超过合资项目数,成为外商对华投资的主导形式。新世纪以来,始于20世纪末的全球范围内的跨国并购浪潮波及我国,并渐成趋势。据商务部中国并购研究中心研究报告,中国每个已开放产业的前5名都由外资公司并购后控制,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随着中国加入WOT过渡期的结束,外资进入限制将逐渐解除,这一趋势还将加剧。 (三)外资的引进政策在地方政府不正确的“政绩观”驱使下,已经严重扭曲 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当前很多地区将引资与官员政绩挂钩,又加剧了“外资超国民待遇”的演化,使当前我国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利用政策实际上更加优惠。目前,很多地方引资任务官员都有指标,为了引资,各地各部相互竞争,展开了对外资提供优惠政策的“竞赛”。国家规定外资企业可以享受基本税15%以及“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但是很多地方均以各种方式突破了这一政策底线。各地为了吸引外资竞相压低土地价格甚至出现了“零地价”、“三免五减”及“倒贴三通一平”等优惠条件。而外资也借机“打劫”,七免八欠,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外资企业通过引资政策还可攀上政府这棵高枝,从中获得众多的“特别关照”。 二、当前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风险分析 (一)冲击民族工业 危机民族经济(二)肆意“合理”避税 减少财政收入  (三)利用政策控股国企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四)外资投资利润庞大 隐藏国际收支风险 (五)广泛投资限制领域 导致环境污染加剧 三、消除外商直接投资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完全取缔此前给予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在中国境内为中国企业创造更加合理的公平竞争环境。 (二)建立、健全、完善与实施跨国并购的法律保障,坚决杜绝外资对于中国优势产业的恶性并购,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 (三)建立、健全和完善外商投资导向的产业政策,明确外资投资领域,坚决杜绝外资向高污染、高能耗领域渗透。 (四)研究外资避税法规,出台适合中国市场环境下的反避税政策,加强各地区相关机构的反避税意识,提高反避税能力。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