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好奇怪。
你说的是中药用法中煎药里面的内容,
先煎的种类
传统观念认为:矿物类药物质地坚硬,需先煎才有效。目前临床上常用于先煎的矿物药有铁类化合物,钙类化合物等。其实这类药物无细胞结构,无需象植物药那样要经过浸润、渗透、解吸,溶解阶段,其有效成分可直接溶解成分散悬浮于溶媒中,故本人认为矿物类药先煎没有意义。相反,有些植物类药,虽然质地柔软,但因有效成份及组织结构的关系,却需先煎才有效,如麻萸、石斛、绞股蓝等,皆应先将麻黄、石斛、胶股蓝煮沸,吹去浮沫,然后纳入他药。从现代理论来说,麻黄草质茎表面有一层蜡样物质,即角质层,而有效成份生物碱主要存在于麻黄的髓部,短时间不能煎出其有效成份。因其含内脂类生物碱,需久煎开环后的水解产物才起作用。对于石斛,最耐久煎,一味浓煎始有效力,若杂入群药中仅煮沸30~40分钟,其味尚未煎出。石斛的先煎问题,中药大辞典中记述应先煎,但在临床上,几乎没有医生开先煎。另外,如绞股蓝,只有久煎或高温煎煮才有效,而临床上病人常常泡茶饮,是不能将其有效成分泡出的。
后下药物
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需要后下。如:薄荷、藿香、肉桂、荆芥(穗)、鱼腥草、佩兰、细辛、草蔻、砂仁、木香等。最好在煎毕之前5~10min将这类药物投入药锅内共煎至规定的时间为止。久煎可破坏有效成分的药物如:大戟、鹧鸪菜、臭梧桐、大黄、杏仁、番泻叶、钩藤等,也应采用后下办法,以保证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发挥。
包煎
有些中药需用纱布包起来煎。这类药物有质重的粉剂和含淀粉多的如:六一散、黛蛤散、滑石粉、益元散以及秫米、神曲等。有些种子类的药物是颗粒很小如:车前子、海金砂、葶苈子等。对带有绒毛、冠毛和星状毛的药物如:旋复花、枇杷叶、石苇等,也应包煎,防止毛脱落及过滤不净服用时刺激咽喉。另外如:蒲黄、青黛等,因质轻多漂浮在水面上,不易充分和水接触,必须包起来煎才能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
当然还有另煎和烊化:
另煎药是指人参、鹿茸、银耳、海马、海龙、海狗肾、三七、冬虫夏草等贵重药物,为了减少损耗可单独将这类药放在另一锅内煎熬50min。然后取其煎出液兑入其它已煎好的中药汤剂中分服。烊化药是指阿胶、鹿角胶、龟角胶、龟鹿二仙胶、龟板胶、别甲胶、霞天胶、黄明胶等,服用时应将其投入同一付(剂)已煎好的热汤剂中,搅拌溶化后服用。
其他的方法还很多,还有朱砂、蜂蜜等,可用已煎好的中药汤剂冲服之,称为冲服。还有煎汤代水,研磨等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