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无三辈 清官不到头 人无千日好 请解释下后边2句是什么意思

2022-08-07 文化 137阅读

清官不到头指旧时清官被金钱引诱,也会下水,做不到底。也指清官不同流合污,必遭同僚嫉妒,官位保不住。原句出自于明朝冯惟敏的《僧尼供犯》。

人无千日好顺达的人生不会千日延续,人的青春短暂。比喻好景不长或友情难以持久。原句出自于元朝杨文奎的《儿女团圆》。

原文:

(1)明·冯惟敏《僧尼供犯》二折:“奉公守法当如此,争奈清官不到头。”

白话译文:就应当遵纪守法,但是无奈清官做不长久。

(2)元·杨文奎《儿女团圆》楔子:“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早时不算计,过后一场空。”

白话译文: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不早点为自己打算,过去之后便什么都得不到。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僧尼共犯》作为一个喜剧,在我国喜剧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我国古代的戏剧向来以滑稽调笑为能事,从先秦的俳优到唐代的参军戏,到宋金杂剧都是以滑稽戏德为主。但其情节较简单,也没有剧本流传下来。

在流传至今的最早剧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和元代杂剧中,虽然包含着不少插科打诨,但就全剧看,喜剧性并不突出,唯《僧尼共犯》与徐渭《歌代啸》,可以算作较早出现的优秀喜剧。因此,《僧尼共犯》不但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喜剧艺术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首先,用戏谑之笔妙设科诨。我国古典戏曲向来重视科诨。王骥德《曲律》云:“大略曲格不闹处,得净丑插一科,可博人哄堂,亦是戏剧眼目。”李渔《闲情偶寄》也说:“科诨非科诨,乃看戏之人参汤也。”

由此可见,科诨在戏剧特别是喜剧艺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僧尼共犯》是个喜剧,剧中科诨迭现,作者以戏谑诨之笔调节戏剧节奏,烘托戏剧气氛,在嘻笑中刻划人物,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僧、尼二人在佛殿中幽会,面对大小神佛,明进说:“那释迦把眼儿铺苫着,是见不上俺也!”

明进云:“那弥勒佛爷嘻嘻大笑,欹倒在地,却是笑咱们这般样儿!”惠朗答曰:“他笑那释迦父出世,众生不肯学好,没有好世界也!”对于那“扭回头的罗汉”,他们则认为是“害羞”。这虽是戏谑的语言,却道出了他们对于佛法的反叛。

又如吴守常与张千、李万在分所收谢礼时,其科诨也趣味横生。王季烈《孤本元明杂剧·提要》说此剧“科浑至堪捧腹”,“足与徐文长之《歌代啸》抗衡齐驱”。这个评价是十分准确的。

其次,《僧尼共犯》在语言上以本色见长。提倡本色通俗,反对以时文为曲是冯惟敏一贯的文学主张。《冯氏家传》说他:“其文不为刻削语,情事若指掌上。”今人任中敏也说:“冯氏长处与曲体之长处,正在本色与寡训耳。”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