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有哪些蛇种

2021-11-03 社会 960阅读
 有47种,盲蛇———土名“地鳝”,潜于园地泥土中捕食小昆虫卵及幼虫。小盲蛇像蚯蚓,只有9厘米长,可以放在手心上;蟒蛇———又叫南蛇、黑尾蟒、金花蟒,栖息丛林,善攀援,可水栖,夜行,它是体型最大的蛇类;赤链蛇———又称火赤链、红斑蛇,生活于山坡、平原、田野村庄及水源附近,食动物,如鱼、蛙、蟾蜍等;黄链蛇———食蜥蜴、蛇等;棱鳞锦蛇———又称王锦蛇、棱锦蛇,动作迅速,食蛙、蜥蜴、蛇、鼠类及鸟蛋等;黑眉锦蛇———又名黄颌蛇、秤星蛇,生活在高山、平原及园地等处,亦喜在住宅内及附近居住,生性较为凶暴,受惊后即竖起头颈作攻击之势,捕鼠、雀、蛙及昆虫等;三索锦蛇———又称“三条线蛇”;玉斑锦蛇———又名玉带蛇,山区森林,捕食小型哺乳动物;环纹游蛇———河旁、溪边捕食鱼类蛙类;水赤链游蛇———又名半纹蛇、水游蛇,于田野及沼泽污泥中捕食鳝鱼、泥鳅、蛙及蝌蚪等;锈链游蛇———食蛙及蝌蚪;链游蛇———山地,捕食蛞蝓、螺及蝌蚪;乌游蛇———又名草赤链,山地近水地带,捕食鱼、蛙及蝌蚪等;渔游蛇———“红糟蛇”,常见,半水生性,行动迅速,食鱼及蛙;草游蛇———“花浪蛇”、“斑背蛇”,潮湿地方,食小型蛙类;红脖游蛇———食蛙;灰鼠蛇———即“过树榕”;滑鼠蛇———又名“草锦蛇”、“水律蛇”,敏捷;乌风蛇———又名“乌梢蛇”;台湾小头蛇———又名花秤杆蛇、花蛇,嗜食蛋;小头蛇———秤杆蛇;菱斑小头蛇———又名红宝蛇,700—1000米高山;紫棕小头蛇———棕秤杆蛇,泉港发现,捕食昆虫及蜘蛛等;横纹斜鳞蛇———森林及竹林;翠青蛇———即青竹标,常见,捕食蚯蚓及昆虫幼虫;山溪后棱蛇———半水生,喜潜伏岩石及腐烂植物下,捕食蚯蚓;福建后棱蛇———半水生,高山山溪中,潜伏岩石下。

  微毒蛇类有:绫花林蛇———又叫“大头蛇”,灌木,捕食鸟类,性较驯良;繁花林蛇———又叫赤斑蛇、褐斑蛇,山区丛树,被惊扰时头颈弯成S形,能作向前伸展攻击动作,尾部也能摆动;紫沙蛇———土名茶斑大头蛇、褐山蛇,森林中能爬树;中国水蛇———“水蛇姆”,常见,栖于稻田、池沟等;铅色水蛇———栖于水田、小河、池、沟。

  毒性表现为神经毒、血循环毒的蛇类有:金环蛇———又名黄节蛇、金包铁,常见于潮湿地区或水边,夜行,能吞食其他蛇及蛇蛋;银环蛇———又名白节蛇、簸箕夹,常见于住宅附近,夜行;丽纹蛇———不甚活泼,食堂盲蛇等;眼镜蛇———土名“饭匙枪”,多于夜间活动;眼镜王蛇———又名“大膨颈蛇”、“大饭匙枪”,有时能爬上树,性凶暴,愤怒时颈部扩张,突袭人、畜;圆斑蝰蛇———又名金线蛇、黑斑蝰、古钱窗;尖吻蝮蛇———土名五步蛇、百步蛇、蕲蛇,常栖于落叶或岩石上,夜行。毒性表现为血循环毒的有:竹叶青———即青竹蛇、赤尾雕,善爬树,尾有缠绕性;白唇竹叶青———常临住宅区;龟壳花蛇———土名“烙铁头”等,晚间因寻食常侵入住宅,有攻击性,人畜接近时,容易被其突然咬伤。此外,以下蛇类也有毒:山烙铁头———又名山竹叶青、黑斑竹叶青,有隐遁性,雄性较罕见;蝮蛇———土名草上飞、土公蛇、土丘蛇、土丘子、七寸子;青环海蛇———善海中游泳、捕鱼吃;环纹海蛇———《南安生物资源》有记载;海蝰蛇———土名黑尾海蛇,善泳。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