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期中考试的几个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求大神解答T T

2021-11-16 财经 174阅读

1.首先你要知道,粮食是一种需求价格弹性很低的商品。即其均衡价格变化所导致的均衡产量变化很小。但是反过来,其均衡产量的变化一丁点,都会引起均衡价格的巨大变化。粮食丰收时,根据供求曲线,其市场供给曲线会右移,均衡价格会下降。而此时对于粮食这种价格需求弹性很低的商品来说。产量上升所带来的产量增加的收益远没有价格下降所带来的亏损多。因此农民收入会下降。这也就是成语谷贱伤农的由来。

2.需求弹性分为,(1)曲线较平缓,富有弹性,此时Ed>1,需求量对价格反应敏感。

(2)曲线较陡峭,缺乏弹性,此时0

(3)曲线斜率为1.单位弹性,Ed=1,此时需求量和价格变化率相等。

(4)曲线平行于横轴。完全弹性,Ed=∞,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率无穷大。

(5)曲线垂直于横轴,完全无弹性,Ed=0,需求量对价格不变化。

3.(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是负的。表明为实现同样的满足程度,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只是在特殊情况下,即当某种商品为中性物品或令人讨厌的物品时,无差异曲线才表现为水平的或者垂直的,甚至是向右上方倾斜,即斜率为正。

(2)在每种商品都不被限定为多了比少了好的前提下,无差异曲线图中位置越高或距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越高。

(3)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4)无差异曲线通常是凸向原点的,这就是说,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这是由于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所决定的。

4.随着对X消费数量的不断增加,由于该商品所能带来的边际效用不断减少,增加一单位的X商品所能替代的Y商品的数量不断减少。也即消费者为了得到一个单位的X所愿意放弃的商品Y的数量不断减少。这就是边际替代递减规律。

5.

其中替代效用表现为点从X1移动到X3,收入效用表现为点从X3移动到X2.总的变化量为点从X1到X2,此时我们为了剔除收入效用,做出预算补偿线A2B3,其与U1线切与X3,所以X1到X3为替代效用。X3到X2为收入效用。

6.第一阶段:边际产量>0,边际产量>平均产量

特点:随着投入要素的增加,总产量、平均产量均呈上升趋势

管理重点:扩大要素投入量

第二阶段: 边际产量>0,边际产量<平均产量

特点:随着投入要素的增加,总产量呈上升趋势,平均产量呈下降趋势

管理重点:优化要素投入量

第三阶段: 边际产量<0,边际产量<平均产量

特点:随着投入要素的增加,总产量、平均产量均呈下降趋势

管理重点:减少要素投入量

希望能帮到你~~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