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为什么等于2,要是数字排列不是1,2,3,而是1,3,2,那是不是代表着1+1=3,1+3=2呢?

2020-06-18 教育 63阅读
你的观点,我赞同。
看你怎样理解;
1、 手中拿一件东西向胳膊底下一加手中就没有了。1+1=0
2、 两个人结婚组成一个新家庭。1+1=1
3、 儿童计算数学。1+1=2
4、 两个人结婚,生出一个爱情的结晶变成三口之家。1+1=3
5、 1+1等于不三不四。
6、 1+1等于11。
7、 1+1等于 王
8、 1+1等于 田
9、 哥德巴赫猜想;1+1等于数学皇冠明珠,
10、 在二进制时。1+1=10,
11、 布尔代数时。1+1=1,
12、 一只猫加一只老鼠等于美餐。
这是一道现在还没有解决的题。数学中等于二。化学中小于二。生活中大于二!
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真正要想知道为什么可能连小孩都会笑话你,大数学家陈景运也只研究1+2为什么等于3。1+1为什么等于2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1+2=3:数学界称为数学皇冠。1+1=2:数学界称为数学皇冠明珠。有待我们去开发。
也就是,在数学领域上,哥德巴赫提出一个偶数=质数+质数的猜想,即简单表述为1+1=2
然后现在大数学家陈景运,把这个猜想推到了偶数=质数+质数*质数,距离哥德巴赫猜想还差一点。所以说,1+1是等于多少,不知道……
下面属于复制粘贴:
1+1=2和俩点之间直线最短,分别是数学代数和数学几何的基石。整座数学大厦都是建立在这样俩条看似简单但是却牢不可破的公理之上的。

另外我认为你问的1+1应该是指哥德巴赫猜想吧?这个至今没有被证明,但是陈景润在上世纪证明了1+2=3。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2”[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大偶数=素数+素数*素数或大偶数=素数+素数(注:组成大偶数的素数不可能是偶素数,只能是奇素数。因为在素数中只有一个偶素数,那就是2。)]。
其中“s + t”问题是指: s个质数的乘积 与t个质数的乘积之和
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1’是指一个素数与一个素数的和。
哥德巴赫猜想貌似简单,要证明它却着实不易,成为数学中一个著名的难题。18、19世纪,所有的数论专家对这个猜想的证明都没有作出实质性的推进,直到20世纪才有所突破。直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不行,人们采取了“迂回战术”,就是先考虑把偶数表为两数之和,而每一个数又是若干素数之积。如果把命题"每一个大偶数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那么哥氏猜想就是要证明"1+1"成立。
1920年,挪威的布朗(Brun)证明了 “9+9”。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Rademacher)证明了“7+7”。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Estermann)证明了 “6+6”。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Ricei)先后证明了“5+7”,“4+9”,“3+15”和“2+366”。
1938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证明了“5+5”。
1940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证明了 “4+4”。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Renyi)证明了“1+c”,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 “3+4”。
1957年,中国的王元先后证明了 “3+3”和“2+3”。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BapoaH)证明了 “1+5”,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4”。
1965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和小维诺格拉多夫(BHHopappB),及 意大利的朋比利(Bombieri)证明了“1+3”。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2”[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大偶数=素数+素数*素数或大偶数=素数+素数(注:组成大偶数的素数不可能是偶素数,只能是奇素数。因为在素数中只有一个偶素数,那就是2。)]。
其中“s + t”问题是指: s个质数的乘积 与t个质数的乘积之和
20世纪的数学家们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筛法、圆法、密率法和三角和法等等高深的数学方法。解决这个猜想的思路,就像“缩小包围圈”一样,逐步逼近最后的结果。
由于陈景润的贡献,人类距离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结果“1+1”仅有一步之遥了。但为了实现这最后的一步,也许还要历经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有许多数学家认为,要想证明“1+1”,必须通过创造新的数学方法,以往的路很可能都是走不通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