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什么要不断创新管理方式
我国民营企业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摸爬滚打,已经发展成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的一支队伍。然而,绝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绝对静止,民营中小企业随着时代的前进和规模的扩大, 其创建初期的某些优势可能变成劣势,某些有利条件可能会变成不利条件,某些动力可能变成阻力,若不克服种种不利因素,不排除重重障碍,民营企业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将难以发展。
一、民营中小企业的特征
1.家族式的管理组织,亲缘型的管理机构。在民营中小型企业中,大多以家族为中心,一个家族成员任厂长、经理,其他管理机构则分别由亲戚、朋友兼任,权力高度集中。这种以血缘、亲缘和以家为核心地位的基本特征的历史环境是家族企业制度存在的历史根基。
2.科技含量低,竞争激烈。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零散产业,如商品零售、服务业、修理、加工、化工、机械、养殖、农产品加工、装饰、广告等行业,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附加值较少。企业数量多且重复建设,竞争激烈且层次低。许多企业的管理尚停留在经验式、粗放式的管理阶段,随意性大,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3.企业资金短缺,经营的外部条件较差。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其原因:(1)企业家族性本质决定了家族式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单一性,单纯的家族所有限制了社会资本的吸纳和利用。(2)由于信用担保制度不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很难取得银行贷款,即使取得一些,也是杯水车薪。(3)民营中小企业缺乏专门管理机构的指导和专门的法律保护,没有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等,严重限制了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民营中小企业管理的创新
1.加强各项基础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各项基础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也是中小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针对民营中小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应重点加强资金、成本和质量方面的管理。如在资金管理上,要充分利用国家对民营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尽量争取到资金成本较低的资金;在资金的使用上,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加速资金周转,以较少的资金完成较大的营销任务。在成本管理方面,要降低消耗,少投入,多产出。要对产品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方面。在产品质量管理上,要实行产品全方位的质量控制与严格的品质保障制度,推行ISO 系列标准。在财务管理方面,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严格资金使用制度,灵活调度资金,严格物资收发手续和保管制度,推行经营预算与计划管理等。
2.突出优势,合理定位。民营中小企业的优势不仅包括企业的资源、产品、文化或管理方面的优势,还包括有利的社会环境和各种社会关系,更要包括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首先必须弄清自己的优势,再把自己的优势市场与环境结合起来,寻找出适合本企业特点的细分市场和核心顾客群体。如改革开放之初的乡镇企业,发挥自己规模小、机制灵活、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结合当时我国人民消费水平低的实际,生产价格廉、质量要求不高、面向农村市场的消费品,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当然随着企业的发展,这种优势也在发展变化,企业的战略定位也应该是动态变化的。如果今天的中小企业还像当初的乡镇企业一样简单模仿,不注重质量,就很难生存了。因而企业应关注自己优势的变化,经常审视自己的战略定位。
3.加强知识管理,提升管理者和员工的素质,增加企业活力。民营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与大企业、国营企业相比,文化层次普遍不高,管理水平相对落后。这与家族式的管理模式有一定的关系,也受历史的环境和民营中小企业特殊地位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尚未完善的形势下,是可以得到发展的。但在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就显得格格不入,难以满足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要求。因此,要提升民营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的档次,首先要提高主要领导者的文化素质,树立良好的企业用人理念,强化人才意识,要尊重外来人才,想方设法提高外来人才的满意度。更多地应让企业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决策,使其有信任感,以增加企业凝聚力,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