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

2021-11-02 教育 205阅读
从2011年10月3日起,瑞典皇家学院陆续公布了本年度诺贝尔奖的获奖名单。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3位免疫学家,物理学奖授予了来自天体物理学领域的3位科学家,化学奖则由一位材料学家独享。他们在各自领域的研究工作,或者让长久以来不为人知的科学原理大白天下,或者推翻了一度被视为权威的科学理论,或者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生理学或医学奖:发现守门人

这听上去实在是老生常谈:人体有两道防线对抗细菌、病菌和真菌等入侵者: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前者通过引发炎症等手段阻挡及消灭入侵者,一旦被突破,后者就开始发挥作用。

但直到上世纪70年代,教科书里有关免疫系统的内容也就到此为止了。这两道防线究竟是如何拉响警报并展开防御的,仍是一团迷雾,这就好比明明知道巧克力蛋糕的配方,却不知道怎样烘焙一样。

此次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正是因为找到了几位这种免疫应答的“守门人”。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在1973年发现了树突细胞,这种细胞能够帮助获得性免疫系统摧毁入侵者。1996年,法国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在研究果蝇对抗感染时发现,先天性免疫系统感知入侵者存在的过程,需要一个名叫Toll基因的产物“报警”。大约同一时间,美国人布鲁斯·博伊特勒发现,人体的一些分子成分如同“感应器”,在遭遇入侵者时能够激活先天性免疫系统。

对此,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说,这3位获奖者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免疫反应的激活机制,使人们对免疫系统的理解发生革命性变化,并为传染病、癌症等免疫系统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的道路。

不过,守门人的现身并不意味着人类从此走出了迷宫。事实上,就在斯坦曼去世3天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名单才公布。这位终年68岁的科学家死于胰腺癌,他生前曾用自己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来治疗自己的癌症。

物理学奖:宇宙何去何从

千百年来,人类仰望星空总会琢磨着这样一个问题:“这一切都是从哪儿来的?这一切又将到哪儿去?”对于前者,天体物理学家普遍认为,宇宙诞生于140亿年前的大爆炸。至于后者,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或许会告诉你答案。根据这三位美国科学家的观测结果,宇宙膨胀正在加速,这意味着宇宙将终结于酷寒,就像冰河世纪一样。

这一发现是在1998年由两个存在竞争关系的团队同时获得的,一个团队由索尔·佩尔马特牵头,另一个由布赖恩·施密特和亚当·里斯领衔。他们研究了几十颗被称为“超新星”的爆炸恒星,发现宇宙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外膨胀。

这项成果在震惊天文学界之前,先让发现者本人不知所措。毕竟,在最初的几十亿年里,宇宙膨胀的速度是在减缓。施密特等人的研究也是希望证明这一点。在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后,施密特回忆说,我们纠结了好久才告诉研究团队和整个世界,这个结论在当时显得太过疯狂了。

这种加速让科学家不得不“杞人忧天”:在某种未知力量的推动下,宇宙正在分崩离析。目前,一种说法认为这种能量是遍布宇宙的神秘物质“暗能量”。按照已知的宇宙配方,宇宙由构成恒星和行星的普通物质(4.56%)、暗物质(22.7%)和暗能量(72.8%)构成。和暗能量一样,暗物质也在和科学家们玩着“躲猫猫”。无怪乎此次物理学奖的新闻发布稿语气黯然地说:“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发现,向科学界揭露了一个95%的成分仍然未知的宇宙。现在,一切又皆有可能了。”

化学奖:发现准晶体的准科学家

当1982年4月8日的早晨,一幅违反“自然规律”的图画出现在达尼埃尔·谢赫特曼的电子显微镜下时,这位以色列科学家匆忙在实验室的笔记本上打了三个问号,并用希伯来语对自己说,“不可能会有这种东西”。

不但如此,他的研究团队也不相信这一发现,随后将谢赫特曼逐出团队。一位来自美国《应用物理杂志》的编辑则直接将谢赫特曼的研究论文退稿。著名的化学家、两届诺贝尔奖得主鲍林(1954年化学奖和1962年和平奖)更是直言不讳。他在《自然》用“胡言乱语”来形容谢赫特曼的发现,并表示没有什么“准晶体”,只有“准科学家”。

的确,在过去对固体物质的认知系统中,原子都以周期性不断重复的对称模式排列构成晶体。而在谢赫特曼得到的画面里,原子呈现规则的符合数学法则的结构并且从不重复。后来,谢赫特曼将这种独特的马赛克式原子结构物质命名为准晶体。

近30年后,谢赫特曼才得到广泛承认。正如准晶体的独特层叠结构长久以来被化学家忽视一样,这种图案类似于中世纪阿拉伯和伊朗马赛克镶嵌图案中的一种常见设计元素,最早出现在13世纪。

此次诺贝尔奖似乎是对当年打压的最好回应,瑞典皇家科学院称其发现引导化学家们从根本上改变了对固体物质结构的认知方式。据说,在此之前,谢赫特曼做学术报告时,常常把《应用物理杂志》的退稿信作为第一张幻灯片来演示,或许下次,诺贝尔奖的获奖证书将作为幻灯片的最后一页。
进步不是什么事件,而是一种需要。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