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审计总目标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

2020-07-17 时事 85阅读
审计总目标的确定以审计环境为基础,并随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过程中,根据其审计环境变化,可以划分为详细审计、资产负债表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j个阶段,在不同的审计发展阶段,审计总目标内涵也有所不同。
1.详细审计阶段
在详细审计阶段,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会计记录的逐笔审查,判定有无技术错误和舞弊行为。查错防弊是此阶段主要的审计目标。
2.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
在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资产负债表所有项目余额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审查,判断其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在此阶段,审计目标是对历史财务信息进行鉴证,查错防弊这一目标依然存在,但已退居第二位,审计主要职能从防护性发展为公正性。
3.财务报表审计阶段
在财务报表审计阶段,注册会计师判定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并在出具审计报告的同时,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意见。在此阶段,审计由静态审计发展到动态审计,并且增加了“管理审计”的内容(包括经营审计、效益审计、效果审计)。审计目标不再局限于查错防弊和为社会提供公证,而是向管理领域有所深入和发展。此阶段的审计工作已比较有规律,且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理论和方法。
尽管审计总目标发生了变化,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要职责,始终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及其公允性始终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要目标。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