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三只眼的人吗?

2022-03-10 健康养生 151阅读

严格来说是没有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松果体能够称作人体的第三只眼。

科学的解释:

松果体是人体的第三只眼睛,说人体有第三只眼睛,似乎是不可思议。其实,生物学家早就发现,早已绝灭的古代动物头骨上有一个洞。起初生物学家对此迷惑不解,后来证实这正是第三只眼睛的眼框。

研究表明,不论是飞禽走兽,还是蛙鱼龟蛇,甚至人类的祖先,都曾有过第三只眼睛。只不过随着生物的进化,这第三只眼睛逐渐从颅骨外移到了脑内,成了“隐秘的”第三只眼。尽管松果体移入了黑洞洞的颅腔内。“深居简出”、“与世隔绝”,不能直接观察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

但由于它曾经执行过人类第三只眼晴的功能,凭着它原来的一手“绝活”,仍然能感受光的信号并作出反应。例如人们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会感到心情舒畅、精力充沛、睡眠减少。反之,遇到细雨连绵的阴霾天气则会情绪低沉、郁郁寡欢、常思睡眠。这一现象正是松果体在“作崇”。

扩展资料:

松果体:

松果体来源于神经外胚层,位置相当于第三脑室顶部。人胚33~36天时,此处室管膜增厚,即为松果体原基。有时在其前方可发生一个小突,称为副松果体,多在胚胎后期消失,但亦可残留形成为成体的囊肿。

2个月时,增厚的松果体原基向外突起,先形成小囊状,以后细胞增殖构成实质性器官,只在其基部保留一小腔,即为隐窝。松果体与间脑相连处形成松果体柄。胚胎5个月时,细胞分化为松果体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细胞逐渐成团、索状排列。

6个月时,松果体细胞明显分化,至第8个月时,松果体已近似成年型。出生后,松果体细胞停止增生,但细胞继续增大,神经胶质细胞、间质增多。在胚胎后期及幼年早期,松果体细胞由弱嗜铬性的大细胞和强嗜铬性的小细胞(未成熟型)组成。

当细胞成熟时,核出现凹陷或分叶状,有核仁,胞质有嗜铬性细颗粒。电镜显示,胚胎后期松果体细胞已有分泌功能。一般来说,人的松果体细胞无感光功能,不能出现从光感细胞演变为内分泌细胞的几种过渡类型,如有纤毛的原始分泌细型光感细胞、中间型光感-内分泌细胞、完全内分泌细胞。

松果体的生理功能:

1、分泌褪黑素,抑制垂体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的分泌,并分泌多种具有很强的抗促性腺激素作用的肽类激素,从而有效地抑制性腺的活动和两性性征的出现。若松果体受到破坏,则会出现早熟和生殖器官过度发育。

2、分泌低血糖因子,其作用时间比胰岛素长,可达24小时。

3、松果体的活动显示出明显的周期性,一昼夜中褪黑素的分泌量随光照而减少,随黑暗而加多,据研究这可能影响睡眠和醒觉等活动。此外,松果体的活动还呈现月、季、年的周期,科学家们认为松果体可能通过这种方式向中枢神经系统发出“时间信号”,从而影响机体的“生物钟”。

参考资料:

松果体-百度百科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