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案湘教版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亚洲于欧洲》教学设计

2020-09-18 教育 91阅读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亚洲及欧洲》是世界区域地理的第一节,也是大洲地理中最重要的一节。学习内容较多。因此,教学中注重教会学生利用地图、数据、图片等资料分析问题,并掌握分析大洲自然地理特征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思。本节教材安排的特点是“学习亚洲,练习欧洲”,关于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作为练习题,本节只要求了解,不要求掌握。关于“西欧气候的成因”,作为练习题,本节只要求了解,不要求掌握。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
3.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的特点。
4.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5.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2.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3.亚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二)教学难点
1.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
2.亚洲和欧洲的气候及成因。
3.亚洲及欧洲河流特点的成因。
● 教学方法
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 教学媒体
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 课时安排
4课时。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