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与中西广告文化差异相关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2020-05-17 文化 88阅读
一、简述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大国,各领域都沉淀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广告业亦是如此。我国广告业起步比较晚,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也跻身入了世界广告先进国家先列。由于各国历史条件、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再加上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历史文化背景,我国与西方国家广告整体风格、广告创意。广告语等方面也存在着明显差异。
二、广告风格的差异
中国人素来有着含蓄、沉稳的传统美德,在塑造广告的时候总会不经意地走上中规中矩的传统路线,显得有些拘谨、放不开,给人留下凝重的整体形象。国外的广告则往往幽默风趣,带给人轻松随和的感觉。
大多数中国广告,总习惯于牢牢扣住商品的某一特点,然后将这一特点用非常实在、非常直接的方式展现出来,很难超越商品本身,也很难给观众带来接受的轻松与愉悦。例如做茶饮品的广告,就会举着产品说:某某茶,经过多少多少环节的精心制作,芳香天热,口感纯正;做药品广告,就一定要通过推荐者把某种药品的功能,疗效一一说出来;做洗发水就必须依托于乌黑亮丽的长发,做化妆品广告便少不了迷人漂亮的脸蛋。
而国外的优秀广告作品一般能挑出商品做广告,不拘泥于商品,但又能在准确把握商品的某一个性特征的基础上非常生动、形象地展示商品魅力,能够在不经意之间征服消费者。诙谐幽默、轻松愉快,是构成西方广告的主调。能让观众体会到一些广告外的东西,甚至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在莫比广告中获奖的一则干墙漆广告就运用 了戏剧化的幽默表现,一队特警破窗而入逮捕罪犯,不料记得门牌号码而闯入一对老年夫妇的家中,特警们安慰受惊的老人说,我们马上就能把你们破坏的家恢复原样,于是广告的主角,——墙期粉黑登场,警察把漆刷到墙上,墙壁立刻完好如初,警察队长悠悠自得的喝了一口咖啡,发出号令,警察们又按原路破窗而出,留下老夫妇在那里目瞪口呆,故事生动诙谐,很有趣味,在人们的会声一笑中交产品的功能宣传的淋离尽致。再比如百事可乐公司创作的一系列电视广告中,大白鲨、外星人、飞碟、会开车的易拉罐等都成了广告模特,但却不会背上“失实”的罪名,关键就在于这些广告的表现方式虽在意料之外,其间的逻辑联系却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表现被叹为创意,情理之中的逻辑则使人信服。
二、广告创意的差异
广告创意,,指的是为了塑造品牌形象、体现商品个性而进行的新颖独特的创造性思维。成功的广告创意会让人耳目一新,或者使观众领悟到深刻的人生道理,能使人愉悦的接受广告的信息并长久的记住产品;而失败的广告创意难以得到心灵的震撼的,让人过目即忘。
西方广告强调个人价值,在广告创意上追求自我的感官享受和价值需求,而中国的广告强调群体价值,广告为什么会让观众如此共鸣呢?西方的广告常运用幽默,茺诞,夸张。恐惧等形式传播广告讯息,以刺激,极端的形式表现矛盾,冲突,以幽默,恐惧等震憾受众的心灵,并且还用黑色幽默,并且展现的是一种激烈竞争态势的生活情调,并且广告对这种强烈竞争的态势不是持否定的态度,而是强调要积极应对。
例如澳洲啤酒的一则广告充分运用了西方的宗教信文化,描绘了两个不同教派的人群气势汹汹得向对方阵营挺进,最后竟然绘成了一幅巨人喝啤酒地图画,黄色派人的涌进正像啤酒一样流入红色人群所组成的巨人嘴中。气势恢宏,创意新颖。
美国的百威啤酒,则选取一批蚂蚁作为广告的主角,赋予蚂蚁这种动物以人化,以一种夸张、幽默的风格来表现啤酒这一真正的主角。
日本的三得利啤酒的一块路牌广告上,展现的是一片山水环绕的图景,广阔而宁静,于现代都市喧嚣外给人以一种宁静、安详之感,彷佛看到它的人回归到自然,使人心旷神怡。
南昌啤酒的一则广告通过刻画七八十年代南昌市区一条小巷,以及南昌啤酒给小巷生活带来的乐趣和温情,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使人在情感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使看过的人心中充满了温暖,它充分调动了广告中情感因素,这种情感的融入,使许多人乐于接受,,并在心灵上深受震撼。
再看中外汽车的广告的差异,雪佛兰汽车有一则广告很大气,以金属质地的雪佛兰标志极为显著,以绳子的中间环扣形式来表现,准确的呼应了它的广告语“对雪佛兰而言,安全可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广告诉求十分清晰、明确,突出了它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奔驰汽车的一则“天堂之旅”的广告,并没有描绘开奔驰车的美好、正面的情形。而是勇敢地通过表现一场车祸,提醒观众坐车时要注意系好安全带,它既是一味“预防”灾难的定心剂,也是一张天堂之旅的回程票,这不仅为公益事业添上精彩的一笔,也让人们深深地记住了“奔驰”这一位善良的使者。 而在中国,汽车广告多采取直接表现汽车功能或外观的方法,常见的是直接描绘汽车马力强劲、安全节能的特点。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他们想从汽车上得到的是“节能”“安全气囊”等,中国广告主要注重产品本身的价值和日常使用中的方便性与实用性;国外广告更注重的则是艺术性,许多西方国家消费者除注重产品本身的价值外,还很注重产品的附带价值,注重产品带给人心灵上感受。
从中外啤酒、汽车的广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外广告创意的差异并不在于水平的高地上,而是在创意风格和创意方式上。
四、广告表达方式的差异
不少语言对比研究表明,具有不同语言背景文化的人所采用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Kaplan认为,西方的广告是吐直线形的,一篇文章常以标题开头,直接点明中心思想,然后在以后各句中发展这一中心思想,而中国广告多呈螺旋形,专题往往不是采用超载了当的方式,而是采用迂回的方式加以阐述,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也反映在广告中,下面我们可以通过两则广告加以比较;
Yes_
This is the original StirMaster 4000PT,The one used in thousands of fitness and medical facilities worldwide is now available,
那一年,我和妹妹去乡下姥姥家, 我们在田野上奔跑, 在小河里钓鱼,
在收割过的麦地里拾麦穗, 空气里昼迷人的清香, 现在很难找到那种感觉了,
田野变成了厂房,小河也不见了……
咦!这是什么?味道真特别,让我想起那麦地里那迷人的清香! 雅士利,为你珍藏童真的滋味!
从上面那则英语广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先运用粗线黑休字YES,然后用This is the original StirMaster 4000PT,立即点明新产品名称,思维方式完全成直线形,我们不难发现,英语广告文体大多数运用这种方式,而汉语广告则不同,上面这则汉语广告中,创意意图是以雅士利饼干为中心,而广告诗中的第一段文字回忆孩提时的情形,与雅士利饼干毫不相干,直到读完广告词的最后两句,读者才恍然大悟,很明显,这则广告采用迂回的方式来阐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思维方式是从小到大,思维方式讲究顺序,由表及里,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正好相反,认识则从问题的中心开始,思维方式的差异影响了广告的创意和传播等各个方面,中国注重感情和微妙交流,而西方广告则直接了当的将传递的住处放在道位,那就是为什么在西方的表达中尽管它会采用艺术和幽默的方式,但总是开门见山,在广告中直接表达其信息内涵。
西方的广告是一种外向型的文体,具有很强的扩张性和渗透性,中国的广告文化是一种内敛形文化,重国,重家,重情,中国的广告文化注重浓厚的人情味和体现传统文化的东方价值观,中西方广告表达方式的差异就是语言方面的差异,集中表现在韵律方面,汉语历来讲究韵律和节秦,主要表现在章节的重读和抻韵。
五、总结
我们不必强求在一时,因为广告首先是为一定区域的消费者服务,这些消费者有他们独特的文化心态、民族性格和购买力,只有世界经济一体化实现了,世界文化的融合才能真正实现。我们在为特定消费者服务的过程中,学会更加巧妙地运用广告语言,一旦时机成熟,走向世界水到渠成,现在大可不必为学而学。凡存在即合理,中国的广告有中国式的发展道路,单凭一个奖项来评判广告的优劣,未免流于纸上谈兵。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