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倾听他人的忠告,而取得成功的名人事例。急用,现在就要!!!!!

2020-04-26 综合 1250阅读

倾听他人的忠告,而取得成功的名人事例

1、公元960年,传闻契丹勾结北汉入侵,赵匡胤率军北征,走到开封东北四十里的陈桥驿的时候,赵普等人为赵匡胤献策,让赵匡胤托故不行,然后将赵匡胤灌醉,黄袍加身,发动陈桥兵变,从柴宗训手里接过“禅位”书,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

2、在徐庶因曹操以其母所挟进入曹操阵营。在徐庶进曹营见母之前,刘备问计于徐庶,徐庶向其推荐诸葛亮,刘备听从建议请诸葛出山,因此,刘备才从东奔西逃逐渐发展成为能与曹操抗衡的一方诸侯。

3、建安二年(197年),曹操讨张绣新败,曹操正担心自己不具备与袁绍抗衡的能力之时,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他一连举出十条理由,以证明“公有十胜,绍有十败。”郭嘉的分析很具说服力,不但振作了曹军将士的斗志,更助曹操拟定了远期和近期的作战目标。

4、荀彧劝说曹操:建安元年(196年)七月,汉献帝刘协在杨奉、董承等护卫下,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返回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在要不要奉迎天子建都许县的问题上荀彧对曹操说:“从前晋文公迎周襄王返回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东征项羽,为义帝穿素服发丧而天下归心。

自从天子蒙乱,将军您首先倡导义兵勤王,只是因为山东地区纷扰战乱,还不能远赴关右,但还是分派将领,冒险与朝廷通使节,虽挽救国难于朝廷之外,而心无时不系于王室,这是将军诚扶天下的一贯志向。

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虽有逆节,不能为累,明矣。韩暹、杨奉怎么敢为害呢?如不及时扶正朝廷,天下将生叛离之心,以后即使考虑此事,也来不及了。”

曹操认为荀彧之言有理,遂应安集将军董承的秘密召请,亲率大军进抵洛阳,被任命为司隶校尉,奉迎献帝迁都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从此造成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优势,并为其此后统一战争(参见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5、刘邦大军进入咸阳,看到那豪华的宫殿、美貌的宫女和珍宝异藏,使许多人忘乎所以,以为可以尽享天下。张良向刘邦分析利害,劝刘邦应该节俭以示天下,刘邦下令封存秦朝宫宝、府库、财物,还军霸上整治军队,以待项羽等路起义军。

在此期间,刘邦还采纳张良建议,召集诸县父老豪杰,与之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还派人与秦吏一起巡行各地,晓谕此意。结果,博得了秦民的一致拥戴,争先恐后用牛羊酒食慰劳军士。

刘邦见状,又命令军士不要接受,传出话去:“军中粮食充足,不要劳民破费了。”秦地百姓听罢此言,越发高兴,惟恐刘邦不为秦地之王。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采取的这一系列安民措施,争得了民心,为他日后经营关中,并以此为根据地与项羽争雄天下,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