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双臂放在胸前 在心理学上是什么意思

2020-10-29 教育 474阅读

交叉双臂放在胸前是典型的防卫,防御的身体语言。属于微动作心理学。

防卫:双臂交叉于胸前;偷瞄、侧视;摸鼻子;揉眼睛;笑时紧闭双唇;紧缩下巴;说话时眼睛看地上;瞪视;双手紧握;说话时指着对方;握拳作手势;抚摸后颈;摩拳擦掌;双手交握放在后脑勺,整个人向后靠在椅背上。

身体就像一个无法关闭的传送器,无时无刻传送着人们的心情和状态。语言通常表达思考性的想法或概念,而非语言讯息则较能传递情绪和感受,因此在解读时,必须考虑当下情境、关系深浅、文化背景等影响。

扩展资料:

人际互动时,从解读身体语言得来的讯息,往往比口语还多。这些无声的线索包括表情、眼神、姿态、手势、声音、触摸,甚至衣着、距离等等。心理学家认为,这些身体讯息和语言表达间关系如下:

重复(Repeating):重复口语内容。例如看病时,同时用口语和手势指出不舒服的部位。

矛盾(Contradicting):非语言与语言讯号不一致。例如交叉双臂、看着地上,木着脸说:“我赞成你的看法。”

等同(Substituting):看到有人眼眶泛红,泪光莹莹,不用解释也知道他正伤心难过。

强调(Accenting):以行动加强语意。例如皱眉、掩鼻说:“他的位子真是脏死了!”

调节(Regulating):例如用眼神暗示下一位可以准备发言;说话速度放慢表示快结束了等等。

身体就像一个无法关闭的传送器,无时无刻传送着人们的心情和状态。语言通常表达思考性的想法或概念,而非语言讯息则较能传递情绪和感受,因此在解读时,必须考虑当下情境、关系深浅、文化背景等影响。

例如西方社会里,拥抱、亲吻是普遍的社交礼仪,但在台湾,可能就会被误解成轻佻无礼。

解读身体语言之意在言外

虽然身体语言是追踪心理状态的利器,但也会遇到模拟两可的情况,因此要多方观察,才不会以偏概全。

姿势、表情和动作,可以透露人真实的个性与想法,依据隐藏的情绪可份为几大类:

开放与接纳:咧嘴而笑;掌心打开;双眼平视。

配合:谈话时,身体前倾,坐在椅子边缘;全身放松、双手打开;解开外套钮扣;手托着脸。

自信:抬高下巴;坐时上半身前倾;站立时抬头挺胸、双手背在身后;手放在口袋时露出大拇指;掌心相对、手指合起来呈尖塔状;翻动外套领子。

紧张:吹口哨;抽菸;坐立不安;以手掩口;使劲拉耳朵;绞扭双手;把钱、钥匙弄得叮当响。

缺乏安全感:捏弄自己的皮肤;咬笔杆;两个拇指交互绕动;啃指甲。

挫折:呼吸急促;紧握双手不放;拨头发;抚摸后颈;握拳;绞扭双手;用食指点物。

参考资料:身体语言-百度百科 微动作心理学-百度百科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