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米脂婆姨
孟西安 (1995.05.14)
美哉,米脂婆姨
本报记者孟西安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这句赞美陕北
人杰地灵的民谣,开口赞颂的就是“米脂婆姨”。
在桃花盛开的时节,记者再次目睹了“米脂婆姨”的风采。
十年前记者曾来此采访,街上的米脂婆姨,服饰单调,“包装”陈
旧。而现在变了,街头不时闪现身着桃红、桔黄、翠绿、绛紫而又款式
新颖服装的姑娘、婆姨,大都十分俊俏。
在被沉重的山体挤压的陕北沟岔里,出奇的是这个地方,偏僻而不
荒落,贫困而不低俗。《米脂县志》云:“此地有米脂水,沃址宜粟。
米汁淅之如脂,故以名城”。米脂的小米金灿灿、喷喷香,吃了使人健
美、漂亮。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和三国时有着羞花闭月之貌的貂蝉,
就是米脂人。
记者沿着七转八弯的沟岔和山路,来到貂蝉出生地艾好湾“貂蝉洞”
前。“艾好湾的女子长得都俊俏呢!”县委书记刘正义指着村头一位身
着红毛衣、头扎又粗又黑辫子的年轻婆姨说。
“我是个丑女子,比我俊的婆姨多着哩!”这位叫李飞的婆姨见记
者不停地对着她拍照,羞怯地说。不一会,峁坡上涌来一群年轻女子,
嘻笑着来看热闹。抬眼一望,个个长得水灵灵,洋溢着青春的魅力。
由于米脂婆姨远近有名,历来外嫁的多,因而米脂素有“丈人县”
(岳丈县)之称。近些年来,外地前来招工、招服务员和演员的每年都
有好几拨。1992年以来,仅由县劳动人事部门介绍到外地工作的米
脂姑娘就有1400多人,是年轻后生的两倍多。
来到米脂和榆林,听听男人和后生们夸米脂婆姨的酒歌,那可是一
种享受。一天傍晚,记者与榆林行署专员施润芝共进晚餐。席间,大家
得知我们前来采访米脂婆姨,兴致顿起,竟对起夸米脂婆姨的酒歌来:
“陕北的山来榆林的水,米脂的婆姨实在美”、“毛格闪闪的大眼粉格
格的脸,米脂婆姨赛天仙”……均为自编自唱、“现蒸现卖”。
米脂婆姨,不仅外貌美,品德心灵更美。
面前这位米脂婆姨叫申俊峰,是姬岔乡燕家圪台村民办教师。丈夫
燕汝强原是村里的领头雁。因积劳成疾,突然病逝。面对这巨大的打击,
申俊峰抹干眼泪,在丈夫下葬的当天下午,在乡党委的支持下,她毅然
挑起丈夫的担子。她起早摸黑带领群众苦干,又修起24亩台地,建1
20亩果园和80亩桑园。去年底,全村人均粮、钱终于实现“双过千”。
像申俊峰这样有作为的婆姨,在米脂何止一人?
米脂是陕北有名的“文化县”,早在1920年,从北师大毕业的
米脂女学生高佩兰就在米脂创办了陕北第一所女子学校,培养了一代有
觉悟、有知识的优秀妇女。不少米脂女学生,像《青春之歌》中的林道
静一样,投身革命。在米脂女学生中也流传:“脚不缠,发不盘,剪个
帽盖搞宣传;当上女兵翻大山,跟上队伍上延安”。据统计,后来当上
省部级和厅局级干部的米脂婆姨,少说也有近百人,而县团级以上的如
今也有580多人。
在米脂李自成行宫,举办了一个《米脂妇女革命史迹展览》。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展览中看到,1944
年入党的米脂婆姨汪润生,一生中收养了不同姓氏的20个孤儿,把他
们抚养成人,帮他们成家立业,而自己的亲儿子却在家务农,被人们称
为“伟大的母亲”;米脂婆姨杨钝,白手起家,创办起榆林地区唯一的
聋哑学校,把爱和智慧洒向50多名聋哑儿童;全国优秀教师、省劳动
模范白玉生和全国教育劳动模范、特级教师杜如谨,献身教育事业,用
自己的心血浇灌着祖国的花朵,在米脂的教育史上写下新的篇章。
米脂婆姨以聪明贤惠闻名遐迩。十里铺乡豆家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