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回答过类似的问题,现就您的问题略作阐述,最后再附上以前的答案,一个民族的个性的形成,地理环境有很大因素,但也不能只看到地理环境的因素,因为一旦某种民族性格定型之后就会产生一定的惯性,反过来影响到自然环境,人是会主动改造环境的动物。
中国与欧洲巨大的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国在进入封建社会后,社会宗法氏族血缘纽带解体的不充分,从而形成了不同于欧洲社会的牢固的宗法制。
以下为曾经类似在百度的回答:
中国的地理气候特征很特殊,从气候来说,中国大陆是典型的季风性气候,夏暖冬凉,温差较大,而欧洲的气温比较平均。这使得中国极其适合农业发展,我印象中当时欧洲作物只能一年收获一季,而中国则两年三兆胡山季(还有黄土高坡的特殊土壤结构,使得土地反复耕种,仍能肥力不减)。从地理位置来说,由于高原和沙漠做陵戈壁的阻碍,使得中国几乎与世界其他优秀文明隔绝,始终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交流。
这些自然条件的影响下,使我们养成了重视农耕,不愿迁徙的特性。中国的封建社会也因此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宗亲血缘等级制度。这里有必要强调中国的封建社会的特性,皇帝就等于全天下的宗主,最大的家长,中国的封建王朝在地方的管理上,政府投入是极低的,官府联合当地的望族和乡绅共同管理地方,政府几乎没有治安,教育,医疗方面的支出。人们以宗族的方式群居生活,族长有权管理本宗教育,治安,医疗,经济等一切事物,甚至拥有家族武装,族长对本宗的子弟有生杀予夺的权利,而官员则依仗他们管理地方事物。这使得中国人及其尊敬长辈,以致到了盲目崇古的地步,认为所有的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从古代的典籍中找到答案(当然在数千年中也确实如此)。中国人认为天下大势,一治一乱,其实归根到底就是人口发展与土地不足的问题,于是周而复始,中国成为了一个几乎静态的社会。
中国所谓封建王朝,就是一个古代大家族的放大版,皇帝自然也就拥有了家族中至高无上的权利。
欧洲则不同,他们的农业没有东方发达,由于地中海的存在,欧洲人生活在一个出门见海的世界里,而且只要天气晴好,他们可以望见海洋另一边的陆地,这使得欧洲人发展出了不同于中国的海洋文化,血缘的纽带不再联系的那么紧密(参照汉语和拉丁语中对亲眷称呼的繁简程度就可看出一二),当时出海航行,风险极大,人们的等级不再那么森严,血缘也不再重要,同舟共济面对风险完成贸易才是最实际的,以此为基础西方人发展出了自由,平等,和契约精神,而这些是正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
当欧洲人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出来的时候,族中那种融在血液里的自由,平等,和重契约的民主精神,加上酷爱冒险,追求利益的商业基因,使得欧洲社会开始高速发展,迅速将原地踏步的东方古国抛在了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