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操作系统的定义:是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有效地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集合。(操作系统是加在裸机上的第一层软件,是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
2. 操作系统的分类
批处理:用户不用随时干预
分时:交互性、响应时间;策略:时间片轮转
实时:实时性和可靠性(火车售票)
多道程序设计:将一个以上的作业放入内存,并且同时处于运行状态,这些作业共享CPU的时间和外设等其他资源。
3. 操作系统的特征:并发和共享
Chap 2
1.系统调用
2.作业存在的唯一标志:JCB
3.作业管理的任务:方便用户建立作业,组织调用系统内部资源执行,并在完成任务后将其撤消。
4.人机接口方式
1)操作命令
2)系统调用
*在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存在哪几种类型的接口?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Chap 3
1. 进程 死锁 原语
2. 进程的组成:PCB 程序段 数据
3. 进程的基本特征(并发性)
4. 进程状态及其相互间的转化
5. 进程与程序的区别(本质区别:动态和静态特征)
6. 进程同步 和 进程互斥(进程间的关系)
(直接制约) (间接制约)
私有信号量 公有信号量
信号量的物理意义:
大于零:表示可用资源数目
小于零:绝对值表示请求资源而被阻塞的进程数
7. 进程控制的原语
8. 死锁产生的原因和必要条件
9. 产生系统死缩的原因:多个进程竞争,资源出现循环等待。
10. 在操作系统设计时确定资源分配算法,以消除发生死锁的任何可能性——死锁避免
P、V操作实现读者和写者的同步与互斥
Chap 4
1. 进程调度的概念
2. 作业经历的状态:提交→后备→执行→完成
3. 周转时间 平均周转时间
例:现有3个同时到达的作业J1,J2,J3,它们的执行时间分别是T1,T2,T3,且T1
Chap 5
1. 虚拟存储器概念
最大容量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决定
例:地址为32位,VM的空间=232
2. 管理方法
存储管理的目的:方便用户和提高内存利用率
内存保护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每道程序只能在自己的内存区内运行。
1)分区
地址重定位:静态和动态
交换(将作业不需要部分移到外存,让出内存空间以调入其他所需数据)目的:节省主存空间
覆盖和交换技术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动态分区的分配方法: P113
2)页式
页面大小相同
Belady现象:淘汰算法——FIFO
请求分页技术支持虚拟存储器
置换算法择不当会发生“抖动”现象
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若所需页面不在内存中,则会引起缺页中断。
动态地址转换(求逻辑地址的物理地址)
3)段式
段式管理的保护措施
Chap 6
1.文件系统
2.文件的物理结构
顺序文件——磁带
影响文件存储方法的因素:文件的物理结构和存放文件的存储设备
5. 文件目录
1) 重名——多级目录
2) 新建文件,是创建一个文件目录
3) 打开文件是装入文件目录表
4) 文件名与物理地址之间的转换桥梁
6. 文件磁盘空间管理
1) 空白目录表
2) 成组链
3) 位示图
Chap 7
1. 通道的概念
2. 缓冲技术
1) 什么是缓冲?为什么引入缓冲?
2) 缓冲技术是用于提高主机和设备交换信息的速度
3. 设备驱动程序的作用
屏蔽了直接对硬件操作细节,为编程者提供操纵设备的友好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