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 养生 的文章,字数尽量多,越多越好

2020-08-29 健康养生 205阅读
饮食营养之道的奥秘(1)
文/孙光夫,字和道

孙光夫,著名培训师,营养师,湖北朝阳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湖北营养师培训中心主任。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曾说:“我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他还预言中餐将成为“世界人类之师导”。中国文化集大成于烹饪,中国的饮食营养之道源于易经思想。
何谓道,何谓德?
1.道者,路也!道就是路的意思,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德者,行路和规则也,是内在的自律。
2.道,即规律,其核心是哲学。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易经》系辞上传: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和合谓之德。
4.道,重在践行,运生于足下,得(德)于手上。道是一种客观规律,需要不断的去运用、去实践。德是运用、把握、掌握乃至于丰富完善道。

一、饮食之道

1.饮食之道在于“需”。
《易经》六十四卦之第五卦为“水天需”卦,乾下坎上,乾为天,坎为云。
水天需卦

《序卦传》中说:“物稚不可以不养,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雨水与阳光给植物提供了饮食的所需,植物给食草动物提供了饮食所需,动植物又给人类提供了饮食所需。人之生长发育必须要有充足的营养物质,所以需卦便是诠释饮食之道之要义。饮食的两大功能:一是营养功能——生理上养身、养生,二是愉悦功能——心理上养神、养心。
2.饮食之道在于“和”。
《说文解字》:和,调也;调,和也。
中国文化中有三种最强调“和”,即烹饪、中医、音乐!“肥狗之和“即为狗肉菜肴;致病为“伤血脉之和”;音乐(和,龢,吹奏用芦管编成的“排笛”,造成不同声部的乐音谐调共振。)
调和,是中国人的智慧,植根于哲学的深层,便是《中庸》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zhōng);发而皆中(zhòng)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朱熹注释说:“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性即本性,本来的状态,也就是本身固有的质和量。对喜怒哀乐能按应有状态掌握,无所偏倚,这就叫“中”,平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中节,这就叫和。
程颐注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集中体现在“中”“和”!

二、营养之道

1.营养之道在于“讼”。
《易经》六十四卦之第六卦为“天水讼”卦,坎下乾上,坎为水,乾为天。
天水讼卦

卦名:讼,有所需而不得,遂起争讼,《说文》:“讼,争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有欲则争,需而不得则讼。讼者,营也,谋求之道(营养之道)也。财从天降,食自地生,谋求得之,满足需求,分而不公,争而讼之。
2.营养之道在于“德”。
“德”,不能按字面理解为伦理,而有比“和”更高的哲学地位。饮食营养旨在追求“食德饮和,膳缘养生”,其含义:饮食要平衡,营养药均衡,膳食要规律,养生要尊道。养生要尊什么道呢?就是要“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居安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此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
中和之道,就是中庸之道。中本,就是以“中和为本”,是饮食营养、保健养生、处事待人、事业财富的根本。
“食德饮和”的大意是:饮食和做人道理相同:思念(享受之物的)由来,(由此)感恩戴德;恪守(调和中庸)规制,讲究(饮食、处世)和谐,即饮水思源,知恩图报。
“膳缘养生”传播“膳养天下”的理念与文化,调均衡之营养,助健康之完美;送幸福与千家,献博爱于人间,广结膳缘。

【参考文献】高成鸢著《饮食之道——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路思考》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