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正是因为与轨道半径有关,才能成为“同步”卫星的。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又称对地静止卫星,是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人造卫星,卫星距离地球的高度约为36000 km,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行轨道为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即23时56分4秒,卫星在轨道上的绕行速度约为3.1公里/秒,其运行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当一个物体要围绕地球运转时,其线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但第一宇宙速度是按照地球半径计算得到的。只要该物体与地球表面有一定的距离,线速度就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同时,其运行周期也会延长了。
当我们要求一个物体围绕地球运行的同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时,就可以计算出该物体必须具有的轨道高度,也就是它必须与地面保持多远的距离,即轨道高度。
当物体围绕地球运行时,其所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环绕运行的向心力,就有:
GMm/(R+h)^2=m(2π/T)^2 *(R+h)。 化简后可得 h=3√(GMT*2 /4π^2)-R。
已知地球的质量M=5.98*10^24 kg,半径R=6.37*10^6 m ,自转周期T=24h。G=6.67*10^-11 N·m^2/kg^2 。设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h ,质量为m 。将以上数值代入可解得 h=3.6*10^7 m。
即,当卫星与地面保持约3.6万千米时,或卫星的轨道高度为3.6万千米时,该卫星的运行周期就是约24小时,与地球自转保持同步。
轨道高度小于3,6万千米时,运行周期小于24小时;轨道高度大于3,6万千米时,运行周期大于24小时,都不能保持与地球自转同步。
所以,地球同步轨道只有一条,就是赤道上空3.6万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