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一)的原文翻译?

2020-04-24 文化 367阅读

译文: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的调子,无奈着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原文: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中的第一首。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

《从军行七首》就是盛唐诗人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此类边塞诗。

诗词赏析

这首诗以久戍边关的士卒口吻抒写军中思归之情。

在首句中的“烽火城”,代指设置烽火台的边城,古时边境上筑高城以御敌,一旦敌人入侵,便于城垛上燃狼粪或柴草,白天以烟、夜间以火来报警。“百尺楼”,也指边地戍楼。这两种景物,都是边境上所特有的,既点明了地理环境,又给这首边塞诗笼罩上一层浓浓的沙场氛围。

而次句则点明这是秋天的一个傍晚,在苍茫暮色中,一名兵士正孤零零地坐在戍楼上,迎着从青海湖上吹来的阵阵寒风,默默无语,神驰他乡。一个“独”字,既吻合了征人背井离乡、远涉边地之孤独,也切合了金闺中人因征人不归而独守空闺之孤独。

“更吹羌笛关山月”,这时耳边又传来呜呜咽咽的羌笛声,本来心绪已十分悲凉的征人,伤离别的乐曲又引发了他无穷的思亲之情,禁不住心驰万里而涌起滔滔愁思。“无那金闺万里愁”这一句是写想象此时闺人正在万里之外念及自己。

“更吹羌笛关山月”有“一击两鸣”之妙,吹奏者借吹奏《关山月》所抒发的绵绵离别之情,深深地感染了闻笛者,使闻者顿起金闺之思。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