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plc指令中的RST是什么意思

2020-09-19 科技 749阅读

RST是Reset的缩写,这是个复位指令,用于复位位软元件的状态到off状态,复位定时器与计数器和数据寄存器到0的状态。

PLC的常见基本指令:

1、LD:取指令(常开触点)

2、LDI:取反指令(常闭触点)

3、AND:串指令(常开触点)

4、ANI:串反指令(常闭触点)

5、OR:并指令(常开触点)

扩展资料:

原理

PLC系统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一、系统组成。

二、各部分的作用。

1、 CPU运算和控制中心

起“心脏”作用。

2、存储器

具有记忆功能的半导体电路。

分为系统程序存储器和用户存储器。

3、输入/输出接口

(1)输入接口:

光电耦合器由两个发光二极度管和光电三极管组成。

(2)输出接口

PLC的继电器输出接口电路

4、编程器

编程器分为两种,一种是手持编程器,方便。我们实验室使用的就是手持编程器。二种是通过PLC的RS232口。与计算机相连。然后敲击键盘。通过NSTP-GR软件(或WINDOWS下软件)向PLC内部输入程序。

发展历史

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微处理器。人们很快将其引入可编程控制器,使PLC增加了运算、数据传送及处理等功能,完成了真正具有计算机特征的工业控制装置。此时的PLC为微机技术和继电器常规控制概念相结合的产物。个人计算机发展起来后,为了方便和反映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特点,可编程序控制器定名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

20世纪70年代中末期,可编程控制器进入实用化发展阶段,计算机技术已全面引入可编程控制器中,使其功能发生了飞跃。更高的运算速度、超小型体积、更可靠的工业抗干扰设计、模拟量运算、PID功能及极高的性价比奠定了它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初,可编程控制器在先进工业国家中已获得广泛应用。世界上生产可编程控制器的国家日益增多,产量日益上升。这标志着可编程控制器已步入成熟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PLC发展最快的时期,年增长率一直保持为30~40%。在这时期,PLC在处理模拟量能力、数字运算能力、人机接口能力和网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PLC逐渐进入过程控制领域,在某些应用上取代了在过程控制领域处于统治地位的DCS系统。

20世纪末期,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特点是更加适应于现代工业的需要。这个时期发展了大型机和超小型机、诞生了各种各样的特殊功能单元、生产了各种人机界面单元、通信单元,使应用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业控制设备的配套更加容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菱PLC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