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化课程改革

2022-04-18 教育 158阅读
随着《纲要》的颁布实施,课程改革风起云涌,各种课程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担负着课程实施重任的幼儿园如何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避免改革中的“盲从”与“不从”,是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我园一贯把课程实施作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重要环节,进行了大胆探索与超越,形成了具有我园特色的园本课程。一、课程内容的选择:博采众长+生成课程改革,是一种发展,是一种扬弃,而并不是对过去的课程实行全盘否定。一刀切式地舍弃过去的课程,并不符合现有课程改革的精神、过去我园一直实施的是分科课程,纲要颁布后,我们感到实行课改的必要性,于是决定从2002年实施新课程。在选择课程内容时,我们坚持“博采众长+生成”的原则。具体做法:1.甄选。幼儿园抽调骨干教师成立“课程改革中心组”,认真阅读各出版社出版的各种课程,如综合课程、整合课程、活动课程等,甄选出一套比较适合我园园情的一种课程,作为幼儿园基本课程。基于任何一种课程部具有一定的地方性和代表性,不可能全盘照搬。教师们认真分析基本课程,将不适合我园实施的内容删去,留下适合的内容。2.整合。全园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找出本年级组分科教材中的经典内容,找出除采用为基本课程的内容以外的其他适合我园实施的内容。由园长室整理成一个经典内容教材库,发到每一位教师手中。教师在实施基本课程时可以将这些经典内容有机纳入相应的活动中,也可将整个的主题活动纳入计划中。3.生成。这一部分包括:教师在实施课程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兴趣突发事件等生成的内容,例如我园的地方课程。我园地处长寿之乡,花木盆景之都,教育资源丰富。从历年长期的积累中,我园组织教师梳理了一套大、中、小地方特色课程,每一学期历时一至两周时间。我园根据一线教师工作的实际情况,妥善把握教材内容与生成内容的比例,坚持以教材内容为主,生成内容为辅。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二.过程的实施:分工合作+目主一个新课程的实施,操作中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包括教师受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对新课程的抵触,以及从理念到行为具体的操作方法等。根据“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教育资源的作用”这一实施原则,我们采用“分工合作+自主”的方法实施课程,使教师们以更快的速度走进了新课程,同时也有效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