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隋唐五代复习资料

2023-06-07 综合 20阅读
五代有时也称为五代十国,一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共五十三年。实际上十国当中有六个在960年之后灭亡,北汉在最后,被灭时已是979年。 五代是中原上的五个王朝,先后与之并存的十国除北汉外都在秦岭—淮河以南。其它并存的还有辽和西夏,但因为中国史书一般以汉族为中心,对其他民族政权常忽略。 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战争征赋不断,名都长安和洛阳都曾被毁,所以前人把五代称为“五季”,也就是末代,最差的。所以欧阳修在他写的《新五代史》里常用呜呼开头,这并不是他装腔作势,不说其他,单后来的残酷刑罚“凌迟”(即千刀万剐)就是在五代乱世出现的。 但这时期又是走向统一安定的时期,后周柴荣十年统一战争为北宋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其他方面,如火药、印刷术的发展,词的出清伏现,也是有所成就的。

五代-后梁(907-923)
五代-后唐(923-936)
五代-后晋答稿携(936-946)
五代-后汉(947-950)
五代-后周(951-960)

一、隋唐五代文学概貌
诗:唐代文学的主体。诗人众多;艺术精湛 ;体裁全面 ;影响深远。
文:清代所编《全唐文》收作者三千余人,骈散文共二万余篇,内容博杂。
小说: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文言小说的成熟
词:产生于唐代而影响深远的新文体
二、隋唐五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国力强大,社会繁荣,文学的外部环境
思想多元,兼容并包,文学的文化氛围
漫游出塞,贬谪隐居,文学的创作主体
南北合流,嬗变演进,文学的自身发展
三、隋唐五代文学的发敬茄展与分期
隋唐五代文学(581-960),凡379年,分为三段。隋代(581-618)为序幕,唐代(618-907)为主体,五代(907-960)为尾声。唐诗通常分四期。
初唐(618-712):唐开国至睿宗太极,奠基期。
盛唐(713-765):玄宗开元至代宗永泰,繁盛期。
中唐(766-826):代宗大历至敬宗宝历,分化期。
晚唐(827-907):文宗开成元年至唐亡,新变期。
四、研究现状及学习方法
古代文学研究的“半壁江山”,总体最为成熟
相对而言,唐代研究充分,隋代及五代较弱;盛、中充分,初、晚较弱;
研究方法上偏于文献与偏于鉴赏两路
学习方法上的两个结合,一为文史哲相结合,一为文学史的贯通与文学作品的领会相结合
隋唐五代文学补充参考书
葛兆光《唐诗选注》
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
李泽厚《美的历程》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
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1.1 隋代文学
一、隋代文学总特点:南北文风同时并存,相互影响却又合而未融,虽有发展却艰于创新。齐梁文风在新朝继续沿袭,整个文坛仍处于过渡阶段。
二、隋代文学作家群:一部分是北齐北周的旧臣,如薛道衡、卢思道、杨素。另一部分是由陈入隋的文人,如虞世基(虞世南之兄)、江总、许善心(许敬宗之父)等
1.2 初唐诗坛
一、王绩
二、贞观诗风
三、上官体
四、初唐四杰
五、文章四友
六、沈宋
1.2.1 王绩
王绩,游离于当时诗风之外。个性与诗风远追陶、阮,时人谓“斗酒学士”,其《野望》是比较成熟的五律,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亦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1.2.2 贞观诗风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