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白银的历史和未来的,用图片和文字表达出来的那种!!!

2021-11-17 财经 99阅读

这个建议楼主可以去观察追踪,汇金网新闻资讯,查看各大机构对未来走势看法

古代中国曾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白银帝国”。因为它是世界白银的“归宿地”,它还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古老轴心。然而,恰恰是由于西方殖民国家对“新大陆”的血腥掠夺,却在无意之中推促了明清两代中国“出口经济”的繁荣。

白银的诱惑是如此巨大、美丽而血腥。于是,西方列强对中国历时百年的“白银掠夺”开始了。在殖民战争中成长起来的西方现代金融业,则成了这场“银元争夺战”中的利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夜,美国的“白银大亨”们为满足自身利益,构筑了一个针对中国的白银阴谋。而最后的结果,却是美国的白银集团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无意中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

在书中,你将看到一个个真实而又神秘的历史场景,一场场凶险诡谲的阴谋交锋:真的是罗斯福的竞选需要,最后导致了蒋介石政府的垮台吗?而白银“空心化”的中国,又将面临怎样的全面崩溃?21世纪初的世界金融体系,将面临怎样的危机与挑……


  • 中国白银的近代发展史


白银,在历史上曾经与黄金一样,作为重要的货币物资,具有储备职能,也曾作为国际间支付的重要手段。当然,随着白银的用途越来越多的面向工业领域,其作为货币支付职能也逐渐淡化。

  • 建国初期白银管理

为了稳定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于1950年4月制定下发了《金银管理办法》(草案)冻结民间金银买卖,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管理,实施统购统配政策,严厉打击银行投机倒把和走私活动。这一政策实施增加了国家储备,巩固了人民币的本币地位。

  • 改革开放前(1955-1978年)的金银管理

主要任务是调整金银的收购政策,鼓励金银生产,保证国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对金银的大量需求。

1977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金银管理办法》(试行),为金银管理工作提供了准则,这是建国以来第一个金银管理规章。

  • 改革开放后的金银管理

主要任务是调整金银管理方法和加强金银法制建设,促进金银管理由保管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适应和保证国家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及人民生活对金银的需求。

1983年6月,国务院发布《中国人民银行金银管理条例》,对金银的生产、收购、配售、加工、使用、回收、出土、进出口等提出明确的法规规定。同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金银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发布实施。

1984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与海关总署共同制定《金银进出国境的管理办法》。

  • 白银市场的全面放开

从2000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不再办理白银收购配售业务。取消白银统购统配的管理体制,放开白银市场,允许白银生产企业与用银单位产销直接见面;取消对白银制品加工批发零售业务的许可证管理制度(银币除外),对白银生产经营活动按照一般商品的有关规定管理。这一规定实施标志我国白银市场全面开放。2000年至今,我国白银产业快速发展,白银交易市场初步形成。我国正式宣布放开白银市场,我国白银工业的发展用日新月异形容并不为过。2003年我国白银产量达到4500吨,是1999年的3倍,白银消费量达到2000吨,较1999年增长60.7%。以华通铂银交易市场的成立,标志白银现货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白银曾经是国际上的通用货币,其储量是国家经济实力的一个象征。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白银的工业应用日益广泛,储备职能日渐弱化。世界主要产银国有秘鲁、墨西哥、中国、澳大利亚、智利、加拿大、波兰和美国等,这八大产银国近几年的年产量均在1000吨以上。目前,我国的白银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白银工业的崛起正在改变着世界白银原有的供应格局,白银市场的开放是我国成为世界白银需求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

  • 白银外汇市场前景广阔,永远不会过时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金融市场正在加速实现全球化和逐步的放宽,外资银行将能够经营人民币个人业务,中国的金融将直接面对国际投资者的冲击,如何规避黄金风险将成为政府和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在人民币完全流通之前,准备好迎接挑战,而且白银交易在中国还是一个年轻的行业,学习更多的黄金知识为自己资产保值增值打好基础。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中国将越来越融入到全球经济当中,资本市场的完全开放指日可待,现货白银必将成为民众不可或缺的投资工具,我们相信:今日繁荣的证券市场就是现货白银市场的明天!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