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角上所安放的兽件一般以骑凤仙人排头。
“骑凤仙人”的主要作用是固定垂脊下端的瓦件,最初只是用一只长钉来固定,随着建筑美学的发展,逐渐变为精美的建筑构件,在宋代为角脊上是“力士”,大约从元代开始,道教思想开始在建筑中表现出来,明清时期,“骑凤仙人”的形象大量出现。
站在垂脊兽最前的是“骑凤仙人”,也称为“仙人骑鸡”或是“仙人指路”。,又称真人或冥王。据说这位仙人是齐闵王的化身,民间有“日晒闵王,走投无路”的说法。
说东周列国时的齐闵王,被燕将乐毅所败,仓皇出逃,四处碰壁,走投无路,后来被飞来的一个凤凰所救,在屋檐的顶端安置这个“仙人骑凤”,有绝处逢生、逢凶化吉的象征意义。
扩展资料
吻兽的来历要从中华民族龙的文化说起。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开端的象征;炎黄子孙崇拜的图腾;
龙所具有的那种威武奋发、勇往直前和所向披靡、无所畏惧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理想的象征和化身。龙文化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天安门屋顶上东有吻兽10个,传说这是"九脊封十龙"表示每天有10条龙来守护宫殿。在正脊两端有龙头形正吻,吻背上插着扇形的剑把。
据说是为了防止它逃走,垂脊上有个仙人和九个走兽:龙、凤、狮子、麒麟、天马、海马、鱼、獬等。古代文人说这些吻兽是"跃苍龙于瓦甍",颇有趣味。传说,南海有鱼虬,尾似鸱,可激浪成雨,在屋顶上安了这种鸱尾吻兽,就能避免火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吻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