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体系是怎样分布的?

2020-04-19 文化 87阅读

一、女娲炎黄属于上古神话人物的传承,雷同于他们的还有西王母。而玉皇、太白则不属于这个体系,应归属于宗教(道教)衍生人物。

二、如果要顺序的话,即分为先民时期、遗民时期这种。那样的话,顺序大致如下:

1、盘古开天地化身万物,女娲造人后补天托地(以上这两个人物,传统汉家书籍中有阴阳二神、清浊二气的说法)。

2、到此,道教插入了一个关键人物,其位置现今在女娲之上,盘古之下,名曰鸿钧。

3、至于祝融共工这些,被认为是与女娲一同出现的一些非人类的生物,他们都属于先民(造人)时期的生灵。(另一说法则是他们都属于移民时期,炎黄臣下臣子或部落首领。)

4、在女娲造人后,不周山倒,天漏,这段是较为混乱的。有一说大洪水便是此时,而遗民便是这是出现,而伏羲女娲(女娲在此处为人名,勿与上述女娲混淆)兄妹余生后,产遗民出世。

到此之后,出现三皇五帝这些,炎黄、蚩尤也都属于遗民之后,而西王母则属于遗留下来的先民之一,后羿嫦娥则都属于遗民。

三、三清现在被一些人认为最早描述的是类似于极乐世界地方,也就是中国的流淌着奶和蜜的地方。后来自三洞经之后才成为道门始祖,再之后有被人解为老子化身、鸿钧化身之类的各种说法。而四御与三清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其来源说法也驳杂不一,我列举一些如下:

1、古人相信,南斗主生,北斗主死,所以古人有拜星一说。再加上天地,这也就是四御来源之一。而四御名称中有三个,都包含有古星宿名,所以这个说法较为可信。

2、朱雀玄武青龙白虎,有些无稽,但能对上号。

3、某些知名神仙的身外化身,这个就更无稽了,常见于民间。

扩展资料:

古代丰富多彩的神话,是远古历史的回音,它真实地记录了华夏民族在它童年时代的瑰丽的幻想、顽强的抗争以及步履蹒跚的足印。同样,它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其特征。

首先,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中华民族发源于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广阔地域。而在3000年前,黄河流域除了不断出现洪水和旱灾以外,还分布着很多密林、灌木丛和沼泽地,其中繁衍着各种毒蛇猛兽,从《山海经》中那些能带来灾异甚至能食人的半人半兽或半禽半兽的描述中,人们能了解到先民对生存环境的警惧之情。

为了顺利地生存和发展,先民们在满怀希望中必须切实地体验现实的艰难,并作不懈的努力。比如在女娲、羿和禹的神话中,无不以相当的份量描绘了人类的恶劣处境,神性主人公们都能正视现实的灾难,并通过锲而不舍的辛勤劳作和斗争,战胜自然灾难。神话特别强调诸神不辞辛劳的现实精神,反映了先民对现实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验。

其次,古代神话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对百姓民众生命的爱护和尊重,是中国文化的一贯精神,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就反映了这种思想。中国古代神话在展示人类恶劣的生存境遇的同时,还为人类塑造了一些保护神,如前所说之女娲、后羿等。

此外,还有一些神话形象如龙、凤等,“见则天下安宁”,它们的出现给人带来了祥瑞和安慰。重生意识还包括对个体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延续的渴望。

此外,《山海经》中“不死之国”、“不死民”、“不死之药”的传说,也说明了中国神话对人类生命珍视。古代神话还表现了自然和人之间的亲和关系,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厚生意识。如日月之母的二女神羲和,常羲,不但要职掌日月的出入,“以为晦明” ,调和阴阳风雨,还要“敬授人时” ,以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再如春神句芒的到来,“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给人类带来了美好的希望。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在本质上是对保护和发展生命的希冀。

参考资料:上古神话(华夏体系)_百度百科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