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征文

2020-09-27 文化 126阅读
中华民族文化有着上千年灿烂的历史,我觉得这本书很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每首古诗都有注释,文章还配有插图,使繁冗的文句变得浅显易懂。
刚开始读《国学经典诵读》时感觉比较累,但坚持下来发觉其实没有那么难。读多了,读书的速度就变快了,读完一本后感觉很有成就感,因此,我喜欢上了这本书 ——《国学经典诵读》
听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吗?这首诗主要讲了作者即将出远门,临行时母亲忙着缝儿子远征的衣服,并担心儿子此去难得回归。
读了这首诗,我有很多感触,或许,大家认为母亲为儿女操劳是应该,的确,世界上最无私最温暖的莫过于母爱!但是,大家发现了没有?母亲为我们操劳时,皱纹已经悄悄地爬上了她们的脸上,那乌丝般的黑发已经快被白发慢慢地夺取了。母亲对我们的爱是永远无限的,对我们的恩情是永远无法回报的。如果母亲生病了,你怎么问她,一定都会一个劲地说:“没事没事……”母亲只是不想让你担心,会影响学习。她是在爱你!多关心关心自己的母亲吧!
一首诗是一句忠言,一首诗是一声钟声,是他敲醒了一个糊涂的人,敲开了一个人美好的前程。
我爱读《国学经典诵读》
我爱读《国学经典诵读》,因为里面的古诗一首首含义深刻,读了一首就想迫不及待地读第二首。诵读这些古诗,就犹如穿越时空隧道,了解历史与文化走向,感受人性的关怀与生命的尊严,传承文明,接读未来,以便于我们走向更加丰盈的优雅人生。自从我有了这本《国学经典诵读》书之后,我几乎每天都在看,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看,由此见来,这本书真的很精彩。

我跟大家一样,也是古诗掌握得不太好,四年级上册的期末考的时候,监考老师开始发语文试卷,我觉得前面的题挺好做的,原以为后面的题一样会好做,看到古诗题后,我呆住了:“怎么这次古诗题有意思和词语解释?好像我没背,怎么写啊!”我越想越着急,最后连古诗都不记得了。陆游写的游山西村题目写成了《游山村》。接着来填古诗了,这是苏轼写的《题西林壁》:____________侧成峰,____________各不同。“这个简单,不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处高低各不同嘛。”我边想边填,接着到词义了。无边无际:天堂。最后就是古诗的意思了,不识黄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呵呵,这个我还记得。”不识黄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之所以看不清黄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诗人本身就处于黄山之中。

考试时间到了,监考老师收卷后,我就连忙翻开语文课本,原来古诗后面的是远近高低各不同,我把一个字写错了,就等于整个古诗都写错了。词义是没有尽头;单纯只是古诗意思大致相同而已。单是古诗写错减了2分,词义错减了1分,这样一来,我总共减了3分。

可是后来,老师发给我们一套《国学经典诵读》,一共2本,分别是四年级上、下册。自从我有了那两本书后,每当有不懂的古诗就翻开来查、看。每次一有人向我问关于古诗的意思,我都一字不漏地告诉他。很多天过去了,我对部分的古诗越来越熟悉了,就算到考试的时候也不会犯糊涂了,一看到古诗题就可以想也不用想飞快动笔写。

我爱读《国学经典诵读》,因为它丰富了我的古诗知识。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载不动,许多愁......”
——题记
依靠着阳台的边缘,细细品味着李清照的诗。语虽浅却意深,一字一句都打在我的心头上。李清照的诗始终那么细腻而不失高雅,但有时却又流露出一种凄凉的感觉,也许这就是李清照诗的画龙点睛之处吧。老师说,这首诗实际上是反映出词人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但我觉得这只是表层意思,更多的是借物拟人,作者李清照实际在感慨红颜易老,就如花儿一样,一场暴风雨过后,花儿已是红见多,绿渐少。再美的花也终有凋谢的一天。
李清照的诗是与她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由于出生在书香门第,从小就在父亲李格的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更是无不通晓,以词的成就最高。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且以北宋南宋的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前期反映闺中生活风光别思离愁,清理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上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掉亡情感也寄托强烈的亡国之思。
在李清照的一生中,少女时代是最让她怀念不已的。当时,她与父母居住在济南,便便常常在附近的小溪边的亭子里游赏,一直到太阳落山时才回家,因玩的兴致高所以常常醉的忘记回家的路了。这就是李清照两首如梦令中的其中一首的真实写照。殊不知,李清照曾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由于丈夫的官职变动,李清照不得不和丈夫分隔两地。后来由于当时朝代的腐败,李清照的丈夫去世了,再加上亡国之痛,李清照日益憔悴......
想到这儿我深有感触:“如果世上停止一切战争,如果世上没有尔虞我诈,如果世上充满和谐,如果世上任何人都助人为乐,何乐而不为呢?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