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苏州和杭州,人们总会用一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谚语作比喻。
天堂,原为宗教用语,是指天上神仙及世人死后灵魂居住的极乐世界。
后人逐渐用来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苏州和杭州,都是长江下游开发较早的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苏州一带更是在汉武帝时已是"江南一大都会"。
至唐朝,白居易称"江南诸州,苏最为大",又说"人稠过扬府,坊闹半长安",
陆广微《吴地记》称"苏州名标十望,地号六雄",是江南唯一的雄州,
范成大《吴郡志》记载,"在唐时,苏之繁雄,固为浙右第一矣"。
可见,唐代时苏州已富甲天下了。
再加上自六朝以来,大批北方豪族纷纷南迁,在苏州建立众多的私家花园。
苏州独擅山水之美,园林之胜,物产丰富,且土风清嘉,与连年战乱的北方形成鲜明的对比,无疑是人间天堂了。
因此,到了宋朝,民间已有"天上天堂,地下苏杭"的谚语。
元初奥敦周卿又在《双调蟾宫曲》中用此来描写苏杭的美丽富饶和文化之发达:"西湖烟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春暖花开,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自此以后,这一民谚随曲流传到北方,明代郎瑛《七修类稿》、清代李玉《清忠谱》都引用了"上有天堂,下说苏杭"。
至于苏州为什么要放在杭州之前,郎瑛的说法是"杭在唐,尚僻在一隅未显,何可相并?苏自春秋以来,显于吴越;杭唯入宋以后,繁华最盛,则苏又不及也??。若以钱粮论之,则苏十倍于杭。"
看来,在明代人眼中称苏杭,不称杭苏,还是有讲究的。当时的苏州繁华程度十倍于杭州。
时至今日,杭州已是浙江省的省会城市,苏州则是江苏的地级市,论城市规模苏州已不及杭州,苏杭的天堂排序之争于是又是各说一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