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趣的数学旅行”画一幅手抄报

2020-10-10 教育 80阅读
让数学变得亲切一些 记得中学时,可以根据同学们对待数学的态度不同,大概把学生分成三类,一类是可以把数学玩弄于股掌之间,解数学题像吃大白菜一样简单的理科型;一类是夹在中间认为数学时难时易的中立派;还有一类是视数学为大怪物,见之即晕,思之即抖的惧数派。而我,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惧数派典型代表人物,再怎么对其用心下苦功,依然无法战胜之。甚至还为了大学时读了不需要上数学课的专业,而大感解脱,为之欢庆不已。 其实我心里明白,数学注重理性思维和发散思维,它可以锻炼、提升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对于学生来说,数学更是开发大脑智力的绝佳途径,一般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其它科目的成绩也不会太差。 但是现在的教科书——像我之前看过邻居几个小学低年级孩子的数学课本,它基于教学目的,一开篇就告诉学生们何是1、2、3、4……,再用各种不同的个、棵、块、朵、只让学生懂得何是数学单位,何是加减乘除各式运算法则,纯粹都是机械式地把现成的数学原理呈现出来,没有半点趣味的解释和延伸。这难免使有些学生在甫一接触数学教育的初始,就对其产生枯燥与抗拒感。若不是真心喜爱数学,又或未曾掌握其中诀窍,对不少学子来说,数学确实在有些时候显得高深莫测,难以亲近。 我想,这就是中国城市出版这一套《有趣的数学旅行》的原因之一吧。像我目前读了第一册《数的世界》,里面讲到的内容都挺有意思的。像数的起源,古代四大文明发源地对数的原始使用、记载,每一个阿拉伯数字的特殊意义及其背后的故事、趣闻,倍数、约数和整数小秘密,分数和小数为人类生活提供的便利等等,虽然是在讲述很严肃的数学知识,却用让人容易接受的讲故事的方法,简单易懂,比起教科书一上来就灌输刻板的理论,要显得亲切得多。 只是我觉得,这套书虽然立意新内容广写得好,却可能不太适合低年级的学生阅读,许多内容要已接触过数学基础教育的较高年级学生才能深入理解。如果,数学老师或者有适龄儿童的父母可以在自行阅读理解后,针对孩子具体的学习进度、接受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程度,将书中有趣的数学故事整理后,把适合的部分当做课堂或辅导的趣味补充,或许效果会更好。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