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应新的形势,加强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充分组织社区党员学习,凝聚离退休党员、下岗职工党员、在职党员和流动党员的力量,强化他们的社区意识,引导他们在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青少年教育、邻里互助及社区建设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根据老党员的需要充实组织生活内容,使他们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认真抓好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和管理,对于转出临时组织关系和外出6个月以上,因流动地未建党组织而无法转组织关系的党员,要求他们定期与党组织取得联系,汇报思想,按时交纳党费。
(二)积极宣传发动,营造社区党员率先垂范的氛围。针对社区各类党员的不同情况,社区党组织组成若干小组深入楼栋、里巷,一边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一边进行宣传发动。利用“七一”表彰、年终总结等各种形式,宣传在社区建设中发挥模范作用的党员的先进事迹。
(三)突出活动效果,切实发挥社区党员的作用。在宣传发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我们对发挥社区党员作用的载体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全区各社区党组织中普遍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活动的基础上,先后在社区在职党员中开展了“一名党员一面旗,无私奉献在社区”活动;在外来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社区,开展了“同享一片蓝天,共建美好家园”活动;在离退休和下岗职工党员中开展了“让党徽在社区闪光”活动。截至目前,全旗13个社区中共有195名党员与老、弱、孤、病、残和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结成帮困对子,有党员义务治安巡逻员、卫生监督员65名。
(四)强化规范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为了规范社区党建工作,先后制定下发了《阿荣旗委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分别对社区党组织建设、党员管理、开展活动方式方法等提出了要求,增强了可操作性;强化了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党校和党员电教点三个阵地建设;健全完善了社区党员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对发挥模范作用的党员及时表彰,并加大宣传力度。
二、制约因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多元化格局的逐步形成,社区党员队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直接影响了社区党员作用的发挥。一是社区党员结构发生了变化。由于企业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一部分下岗、离岗、内退的职工党员组织关系转到了社区,并且人数逐年增加,现已约占社区党员总数的30%左右。二是社区党员思想状况更加复杂。下岗职工党员失去稳定工作后,家庭生活遇到了一些困难,由于不能得到党组织的及时教育和帮助,部分党员出现党性观念淡薄,纪律松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意识下降的情况。一些外出的退休“补差”老党员长期不能参加政治学习,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封建迷信思想的侵蚀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下思想滑坡,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产生动摇。三是社区党员职业、工作时间多样化。多数下岗职工党员为了维持生计,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工作时间和地点都不固定。从事个体经营和退休“补差”的党员白天外出工作,都不能正常参加党内学习,形成了党员教育上的“空白点”。
三、对策与思考
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必须从不断变化的社区实际出发,用创新的精神探索新思路、新形式、新方法,切实发挥社区党员作用。
(一)创新领导方式,是发挥社区党员作用的关键
社区党员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单位,在社区中切实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需要社区党组织进行有效地组织和领导。社区党组织是否能起到政治核心作用,是否能调动广大社区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关键是要不断创新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创新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保持政治导向的正确性。在社区党建工作中,应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在政治上保证居民委员会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工作。参与对社区重大问题的决策,重视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发挥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信息传输功能,要注意把一些重大的倾向性问题及时向上级党组织反映。
二是注重分类指导的科学性。社区党员中有离退休党员、下岗党员、流动党员和在职党员,要加强对党员的科学管理,使社区党建工作抓出实效,就必须实行分类指导,让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同一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越来越多的人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社区党员人数急剧增多且类型多样,给社区党建带来新的问题。切实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既继承党在基层党建方面的优良传统,又要根据新的情况,有所创新,使社区党建工作顺利开展,充满活力。
(二)创新观念意识,是发挥社区党员作用的前提
党员能否永葆先进性,时刻发挥模范作用,需要从观念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学习型社区,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创建学习型社区的进程中,要通过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引导群众,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把终身学习作为居民生存的方式,从而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使其过上幸福生活。
一方面,社区党员要带头在学习型家庭建设中发挥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学思想、学文化、学科学,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培养公民意识,养成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参与精神,达到通过家庭建设来促进社区建设的目的。
另一方面,社区党组织要跳出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充分发挥我们党所具有的政治优势和群众优势,以人为本,以社区教育为手段,以学习为动力,以学习型家庭建设为重点,以社区居民需求满足和不断提高居民素质为目的,把学习引进党组织的活动中,以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社区工作能力,有效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培育学习型社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基层政权,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高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区文明程度,使社区党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城镇改革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创新活动载体,是发挥社区党员作用的根本
创新活动载体,是发挥社区党员作用的活力所在。在新的形势下,要针对不同类型党员的特点,通过多种途经和方式,分类指导,加强教育管理。
一是在社区离退休党员中,要切实关心他们的生活,围绕富民强旗的总目标,在继续抓好党员形象工程的基础上,结合“四比四看”竞赛活动的开展,让党员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我区的发展建设情况,坚持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用自身的行动来教育、带动身边的群众,让党旗在每个社区、每个楼栋飘扬。
二是在社区下岗、待业和流动党员中,要实行动态管理,通过直管、代管、协管等方法,把这些党员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之中,保持党员教育管理的连续性,使党员与党组织“不断线”,党员教育管理“不脱节”。对下岗后重新就业的党员,要及时转移党组织关系。对待业的党员要教育他们转变择业观念,组织再就业取得成就的下岗职工党员利用自己的切身体会,与下岗职工谈心,树立就业找市场、上岗靠竞争、挫折不落志、自强再就业的观念。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带头再就业,带领再就业。在社区流动党员中,要在落实制度、强化约束机制的基础上,关心流动党员的生活、工作等实际困难,增强流动党员的在职归属感。在流动党员较集中的地方,建立流动党员支部或流动党员管理中心,选好、配强支部班子,切实管理好流动党员,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使党员无论流动到哪里,都能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指引;无论流动到哪里都能成为榜样和骨干。
三是在社区在职党员中,要进一步注重抓好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建设,建立在职党员登记和评议制度,通过《在职党员服务社区双向联系册》的落实,使党员在社区亮明身份,使社区成为在职党员“八小时”以外发挥光和热的地方。此外,要努力提高在职党员在社区中参政议政的主人翁意识,使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进而形成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的长效机制。通过这一机制的形成,使他们进一步了解社区工作,并利用自身的优势,更好、更自觉地为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