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具体意思是什么?

2020-06-14 综合 89阅读

这句话的意思是:社会变化了,一切事情也要随着变化,情况变化了,政治设施也必须相应地变化,出自韩非子的《五蠹》。

拓展资料:

《五蠹》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作品,可以反映出韩非文章的一般特点。作者举出了大量的事实,于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词锋锐利,推理事实切中肯綮。

是体现韩非政治思想的重要篇章。主要内容是根据他对古今社会不断变迁的看法,论述法治应当适应时代的要求,并提出实际的权势比空头的仁义更有效,反对政治上顽固守旧的态度。韩非的议论,深刻周密,不尚空谈,从大量的事实中分析归纳出结论,使自己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河南新郑),出身于贵族世家。他和秦始皇的宰相李斯都是荀况的学生,是秦王朝统一全国前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曾建议韩王采用法家主张,实行变法以图自强,但未被采纳。

他总结了法家在长期变法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继承了荀子的唯物主义哲学路线,改造了《老子》的哲学,为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提供了系统的世界观、认识论和社会历史观。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