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街
现代网络流行词语,本义为摔倒在街上。现在国内所说的“扑街”来源于粤语。读音为“pok
gai"。
目录
1本义
2词汇出处
3“网文”专属词
1本义
一般有以下几种意思:
1、走路摔死。相当于“去死”或者“滚”。例如“扑街啦你!”“扑街!”
2、扑你臭街丫!跟“踩”人差不多,例如某个人做某某事比你做的好,嚣张的挑衅你,炫耀自己的成绩,于是,你就去诋毁他、“踩”他。
3、王八蛋。与之相应的口语量词通常用“条”。例如“你条扑街!”“你呢个扑街!”
4、叹词,意为“糟糕”。例如:“扑街又断线,电信局搞咩啊?”
5.形容词,具意特指形容类游戏《不可思议的迷宫》系列中,主角生命值归零,扑倒在迷宫地面上的样子。
2词汇出处
一般来说,“扑街”的出处被认为是外语音译,传闻有以下三个出处:
1.扑街原意是咒别人在街上走路都会跌倒在地上,背后深层意思则是“仆街死”,即是倒在地上死去、横尸街头之意。
2.音译自“PoorGuy”,中文意思是穷人或很惨的人。
3.音译自“ボケ”(罗马发音:BO
KE),中文意思是很愚蠢,很笨的人。可能于广东白话地区日占时期出现,小日本对广东人说这个词,听者知道不会是好东西,于是背地反骂小日本“你先至系‘扑街’”(你才是‘扑街’)。
4.
五六十年代在香港有很多有钱的外国人,整天泡香港的女孩子。当时没有那么多娱乐活动,约女孩子出去只有四种选择:去公园郊游、看电影、跳茶舞、去打网球。而一般用打网球这种方法泡妞的都是有钱人公子哥。但这种公子哥花心,经常得了手就走,搞大别人的肚子又不认。所以香港人就很讨厌这种以体育为名来玩弄女孩子的家伙,大家就用英文叫这些人“Sport
Guy”,中文意思是“玩体育的小子”。到后来,SportGuy就被音译成广州话“死扑街”。
扑街女孩
扑街女孩也可以理解为扑街少女,扑街少女是由台北的“禁欲”(25岁)和台中的“Karren”(28岁)两名爱摄影的女孩组成。禁欲刚考完研究所,在台大语言中心进修;Karren则是台湾中山大学医学院毕业,不行医却扛起摄影机担任摄影师,拍摄作品还得过奖。禁欲表示,这游戏是在外国网站看到,觉得很好玩,就和姐姐开始试试看。Karren则表示,拍完感觉很解压。两人分在台中及台北,用脸朝下趴着、全身打直的“倒头栽”姿势,拍下一系列kuso照片,台中景点包括知名的勤美诚品前,Karren不顾一旁人来人往,趴在阶梯上拍照,图说上写着“仆街少女带大家认识台中”,并介绍勤美诚品,Karren说:“拍这张照片的时候,路人在旁边偷笑,但我觉得开心就好。”
另外还有趴在台中市的邮筒上,Karren甚至感性呼吁,“现代人越来越少写信了,请大家多支持邮局系统,提笔写信给你们的亲人吧!”而禁欲则趴在台北捷运站阶梯上、高铁站内垃圾桶上,不仅身体呈现力与美,服装造型也整体搭配,幽默又充满艺术。
扑街新解
2009年香港立法会听证会上,一位香港“立法会”民选议员因政治立场的分歧,用粗口“扑街”辱骂出席此次听证会的一位港府官员。作为政治名人及公众人物,事后自然受到了公众及舆论谴责。但时隔一日,该议员就将“扑街”这句文明粗口刷新到了一个崭新的领域,面对众多的香港媒体,这位议员大声的说,我根本没有骂粗口,我只是告诉他(官员):“你真不该啊”(扑——普通话音“不”,街——普通话音“该”),香港已经回归十年了,难道连普通话都听不懂吗?唉!真不该。
至今2011年,台也出现了另类的扑街新文化,因2名摄影爱好者而产生。此“扑街”也叫PLANKING。
3“网文”专属词
“扑街”一般指网络上“失败”的作品。在网络文学在引入商业机制后才出现的新鲜词,通常是以商业化标准来衡量网络文学作品的成功与失败,这里的商业化标准是以市场受欢迎度来制定的,一般是指入V后,但是订阅没有达到心里预期标准的,自称自己是扑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