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散养土鸡(桂花香鸡)如何卖给医院有需要的医生和病人?

2022-07-25 健康养生 58阅读
鸡病预防鸡病是对现代化养鸡业的重大威胁。鸡的个体小,抵抗力差,饲养密集,群体庞大,往往容易得病。发病初期又不易察觉,一旦爆发势必迅速蔓延全群,难以扑灭。而有些传染病迄今为止,尚无有效的药物或疫苗可以防治。即使病鸡治愈,不仅花费巨大,而且生产性能下降,成本增加。所以,只有搞好环境卫生,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防疫消毒,做好预防注射工作,防患于未然才是预防疾病发生最切实有效的手段。动物健康状况的任何改变都可称之为疾病,它是由致病微生物、营养缺乏或不适宜的环境所引起。所以从总体上说,预防工作应从两方面着手:搞好饲养管理,消除致病因素。搞好饲养管理是为了提高整个鸡群的质量,保持健康的体况,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所以要做的工作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营养充足,根据鸡龄、品种、类型、体重、用途等喂以全价混合饲料,满足它们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二是精心饲喂,不喂霉变酸败腐烂之料,不饮污浊不洁有毒之水,把好“病从口入”关。三是创造环境,努力维持鸡的生活环境相对稳定,要求舍内空气流通,密度合理,温、湿度适宜。经常清扫洗刷,排除废物,控制污染。全体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既定的各种饲养管理制度。外来人员谢绝参观,以免带菌入内。任何鸡场都必须建立一系列严密的防疫制度和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加强卫生管理,切断传播途径,消除致病因素。这就需要采取下列措施。生产专业化:一个鸡场最好仅饲养同一品种的鸡,例如伊莎蛋鸡场只养伊莎蛋鸡,不再饲养其他品种的蛋鸡;也可以一栋鸡舍只养同一日龄、同一品种的鸡。“全进全出”制:全进是指同一栋鸡舍只饲养同一日龄的鸡;而同一栋鸡舍的鸡于同一时期全部出售或淘汰则为全出。这种制度有利于饲养管理和技术措施的贯彻实施,便于鸡舍和用具设备的彻底清洗消毒,使每一批入舍鸡均有一个“清洁的开始”。避免交叉感染:鸡、鸭、鹅、火鸡或是其他畜禽不能同养一场,否则一些共患疾病难以控制。合理建造鸡舍:不同类型的鸡舍(如蛋鸡舍、肉鸡舍、雏鸡舍或种鸡舍等)在同一鸡场里,彼此相隔应尽可能远一些,各栋鸡舍之间的距离须符合卫生防疫标准。建立健康卡片:每批或每栋鸡舍的鸡均应填写列有诸如品种、孵出的日期、转入的只数与时间、预防投药或接种的日期、疫苗的种类、发病的时间、症状、病因及治疗结果等项目的健康卡片,以便掌握各群鸡或全场鸡的健康状况、疾病种类以及发病规律等。及时剔除病鸡:病鸡是极危险的传染源,要正确识别,及时剔除。严格处理病鸡和死鸡,对维护全群鸡的健康有重要意义。选用药物消霉:药物消毒,杀灭病菌,是鸡场的一项常规工作。凡是进入生产区的一切人员、鸡舍以及与鸡有关的全部设备和用具都是消毒对象。先清洗干净,然后施药,效果更佳。检疫和免疫:这两项工作要定期进行。通过检疫剔除病鸡,也可以防止外来鸡只携病入场。根据免疫程序,定期预防接种,使鸡获得对某种疾病的免疫能力,如用新城疫苗预防注射,可预防鸡瘟的发生。定期驱虫:鸡一旦感染了寄生虫,则生长缓慢,产蛋减少,消瘦虚弱,耗料增加,严重时造成死亡。因此必须定期驱虫,平养鸡尤其需要,如用药物防治鸡球虫病等。预防性投药:在日粮或饮水中有目的地加入适量的某些药物,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预防某些疾病;或根据疫情情报进行一个时期的预防性投药,以免疾病的发生。总之,人类虽然还不能完全控制鸡的各种疾病,但是通过种种努力和方法,完全可以将疾病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常见寄生虫病蛔虫病主要寄生于鸡的小肠,为圆形线状虫体,以3-4月龄的鸡群最易感染,尤以蛋白质、维生素饲料不足时发病比较严重。本病临床症状为食欲减退、消瘦虚弱、羽毛逆立、两翅下垂。成年鸡产蛋下降、蛋壳变薄。预防以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消毒和饮水卫生为主。治疗①竹叶、花椒各15克,文火炒黄碾末,每只鸡每次0.02克拌料喂,每天2次,连喂3天。②烟草15克,切碎,文火炒焦碾碎,每只鸡每次0.02克拌料喂,每日2次,连喂3天。绦虫病鸡群通过食入蝇类、蚯蚓等中间宿主体内的似囊尾蚴感染。主要症状为下泻,粪便常带有血液和绦虫体节,剖检小肠有节结或炎症,肠内充满白色带状虫体,病鸡临床症状为喜蹲于栏杆上、缩头呆立、频繁饮水、消瘦体弱。治疗①槟榔20克,碾成细末,每只每次1-2克,早上拌料喂,每天1次,连喂3天。②石榴皮10克,苦楝树皮15克,炒焦碾碎每只每次2-3克,早上拌料喂,连喂3次。球虫病多发生在15-45日龄的鸡群。主要症状为腹泻、便血、生长停滞、精神迟钝、呆立,往往消瘦死亡,死亡率高达50%以上。防治①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卫生及消毒、鸡群养殖密度不宜过大。②大蒜50克捣烂,加水100毫升,拌料饲喂,每日1次,连喂5-7天。③马齿苋、铁苋菜各150克,切碎拌料自食,每日1次,连喂5-7天。羽虱及螨虫病羽虱和螨虫是寄生在鸡的羽毛上的外寄生虫。患鸡瘙痒不安,羽毛脱落。幼鸡常秃头,身体瘦弱;母鸡产蛋率下降。防治可采用沙浴法防治,可在运动场上挖一浅池,用10份黄沙加2份硫磺粉拌匀放入池内,任鸡沙浴,同时舍内喷洒1%敌百虫溶液,待干后进鸡。组织滴虫病本病多发在暖热季节,鸡、火鸡、鹧鸪等均可被感染。本病是由于组织滴虫钻入盲肠壁繁殖,进入血流和寄生于肝脏引起的。2周龄到4月龄的鸡易感,潜伏期7-12天,成年鸡也会发生,但呈隐性感染,并成为带虫者。鸡群的管理条件不良、鸡舍潮湿、过度拥挤、通风不良、光线不足、饲料质量差、营养不全等,都可成为本病的诱因,并促使本病的流行和加重本病的病情。症状初期病鸡表现食欲不振,羽毛松乱,两翅下垂,嗜眠,怕冷挤堆,消瘦,贫血,下痢,粪便淡黄色或淡绿色,含有血液,严重时排出大量的鲜血。有些病鸡头部皮肤瘀血,呈蓝紫色,有“黑头病”之称。治疗①痢特灵。在饲料中添加0.04%,即每公斤饲料中加4片(每片0.1克),连用5-7天。②甲硝哒唑(灭滴灵)。按400毫克/公斤混入饲料,连用5-7天。③左旋咪唑。病鸡转向康复时,用于驱除异刺线虫,每公斤体重用25毫克(1片),一次性投服。也可使用针剂,常用的有5%的注射液,每公斤体重肌肉注射0.5毫升。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