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黄各庄村尊师重教事例
多年来,河北省卢龙县黄各庄村这个仅有220余户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已达到110多人。
黄各庄对教育如此重视,已经连续担任35年村支书、73岁高龄的王金富功不可没。其实,王金富并非黄各庄人,外婆住这个村,他是后来在此安家的。这位为人正直、脑筋活络的外村人,凭着胆识和威望,1975年就开始担任村支书一职,一干就是30多年。
村支书的“教育哲学”
谈起为何如此重视教育,王金富用自己朴素的“教育哲学”对此进行了解释:黄各庄过去几乎没有在外边上班的,原因就是文化落后,教育落后,思想观念也落后。一个男孩子考出去了,村里就会减少4口人;一个女孩子考出去了,减少一个人。一个大中专生创造的社会价值和财富,能抵得上10个农民。我的目标就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考出去,创造更大的价值。要通过教育,逐步改变我们农民的传统观念和落后意识,开阔眼界,在勤劳致富之后,学会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黄各庄村尊师重教不只是在口头上。从王金富上任伊始到现在的30多年间,村里在广泛征得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相继推出了尊师重教的“五大法宝”:本村教师盖房由本人任选宅基地;从1977年开始,考入卢龙中学或大中专院校的,每考上一人,村里奖励学校50元钱;第二轮土地发包时,教师享受与军烈家属同等待遇,可任选地块;每户两人(独生子女户一人)考取技校以上院校,授予“育才光荣户”;从2009年起,每考取一名大学生,发给学生300-500元奖金。
省出建房钱培养孩子
记者注意到,黄各庄村新房比较少。王金富道出了其中的原委:近十年来,村里也有不少农户达到了建房条件,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双子户,而且也都拿到了建房批复。但他对每一户反复做思想工作,劝他们不要急着盖房,把省下的钱全力培养孩子。许多农户听从了他的劝告,把批复一压再压,没有再费心费力地建新房。
另外,由于孩子们陆续“飞”出去了,现在黄各庄村的房子需求很小,村民侯兴两个儿子,早就拿到了建房批复,但始终没有建。如今,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在石家庄工作,如今已拥有了自己的楼房,并结婚成家,二儿子正在石家庄上大学。他说,幸亏当时听了劝没盖房,不然只能闲置或变卖了。
110多人考取大中专院校
正是由于全村有了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家家比孩子是不是有出息,自打恢复高考以来,村里先后有110多人考取了大中专院校,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特别是2000年以后,平均每年有六七个孩子跳出农门。目前,90多人参加了工作,分布在北京、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大中城市。
王金富还说,这些年来,他们村的人口一直徘徊在上世纪70年代的总体水平,且呈下降之势,全村在册人口770多人,实际居住的只有710多人,有的父母也追随着儿女们进了城市,住上了楼房,享受着现代都市生活。
( 来源:农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