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许小年的《经济学的几个常识》一文

2022-07-31 财经 80阅读

如何评价许小年的《经济学的几个常识》一文?

许小年:经济学的几个常识

在多年的研究和教学中我感觉到,目前经济学界不缺理论也不缺数据,缺的是常识;政策制定部门也不缺建议和谋士,缺的同样是常识。学界和政策制定部门缺少哪些常识呢?我想列出这样几项。

  常识一:中央银行印钞票不能创造价值


  印钞票仅仅转移价值,仅仅是价值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转移,仅仅是价值在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的转移。如果印钞票能解决经济问题,这个世界上根本不会有经济问题,因为印钞票是最简单的、成本几乎等于零的一项政策措施。


  常识二:财政部门不创造价值


  财政的收入来自于企业和个人,财税政策仅仅是财富的重新分配,是财富在父辈和子孙之间的重新分配,是财富在国有和民营部门之间的重新分配。如果财政靠借债增加支出,这就是典型的财富的代际转移支付,而债务积累的后果,我们都知道,很可能是希腊那样的财务和金融危机。如果财政支出的增加是靠税收,那么就是当代人之间的转移支付,对宏观总需求的数量没有影响。


  常识三:中央计划配置资源的效率不可能比市场高,这里讲的中央计划包括各式各样的规划


  尽管市场不完美,尽管市场配置资源不是帕累托最优的,中央计划配置资源的效率也不可能比市场高。如果中央计划配置资源的效率比市场高,我们就没有必要在1978年启动经济改革。中央计划之所以配置资源的效率没有市场高,因为政府官员既没有足够的激励,也没有足够的信息,使他们能够制定比市场自发配置更加高明的方案。这个常识在30多年前,我们在开始市场化改革的时候就一再强调,但今天似乎已被人们忘记了。


  常识四:由于货币政策不创造价值,由于财政政策不创造价值,由于中央计划配置资源的效率比市场低,所以经济的增长是不可能依靠宏观政策来实现的


  经济增长的定义就是价值的创造,既然政府不能创造价值,那么政府也不可能促进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的源泉只有两个,增加资源投入或者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在增加资源投入方面,麻省理工学院的索洛教授早就证明,单纯依靠资源投入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可持续增长的唯一道路就是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而提高效率的最重要手段是创新。宏观政策的作用,充其量只能使短期GDP接近潜在GDP,而且是以价格信号的扭曲和资源行政配置的低效为代价所实现的短期目标。宏观政策对于潜在GDP,要么没有影响,要么更糟,可能会伤害经济长期的增长潜力。在这里我想澄清一个概念,我们通常所讲的经济增长,不是统计局那个GDP数字,我们讲的经济增长是潜在GDP的增长。这个概念在学校和社会上被搞乱了,在政策制定部门更是含混不清。


  我们如果能建立起上述几项常识,再回过头来看主流的宏观经济学,发现主流的宏观经济学有意无意在忽视和否定常识,用经不起推敲的假设和逻辑代替常识,在政府热心倡导下,主流的宏观经济学将人们的注意力从最重要的宏观问题,也就是长期增长,转移到经济的短期稳定,将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从企业和个人的创新转移到了政府官员的规划。为了扭转这个倾向,有必要在常识的基础上重构宏观经济学。重构的第一步是提出正确的问题,一个正确的问题比十个正确的答案都重要。宏观经济学研究什么?研究经济增长的源泉,要将宏观经济研究的重点,从短期波动和反周期政策坚决地转移到经济的长期增长上来。




马睿

Truth is the daughter of time.

为什么在目前都提倡绿色GDP,幸福指数的时候还认为GDP的增长是唯一目标呢?提高一下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也是好的啊,只不过理想的政府和实际的政府有差距罢了

发布于 2016-08-25


佟登青

雅思托福SAT,造反派小将,地中海分子,美臀主义者

5 人赞同了该回答

这是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几个常识吧!

发布于 2016-08-24


Reinhardt Jin

经济学 话题的优秀回答者

120 人赞同了该回答

谢邀 @知乎用户

首先,许小年老师是很会教书的,人家毕竟是在美国顶级LAC(不是大U,不是大U,不是大U,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教过书的人,谁说他不会教书……我倒是也不会跟谁急就是了。

但是啊(考GRE的同学们请千万留心这个词),会教书不代表话说得都对。恰好这篇里的四个观点我都不太赞同,下面我尽可能用经济类专业本科就会学的知识来说说为啥我不赞同。

常识一:印钞票不能创造价值

真相一:由于价格具有粘性,印钞票能增加经济体系的流动性。这是货币政策在短期为何有效的一个简化的解释。

常识二:财政部门不创造价值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