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针对这个问题,在华大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这个问题应该是来源于之前知乎上的各种在名校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问题系列,我斗胆推测一下能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学至少内心里没有把华大看低,或者说期待自己所在的学校能够得到认同。
其实华大人从来没把自己定位在一个低的位置,这也许跟华大学生高考分数普遍比较高有关吧,我认识很多同学的分数考211甚至部分985是没问题的,甚至也有把目标定的更高然后来了华大的(很惭愧的包括在下),所以他们难免对华大的期望值稍高。客观讲华大科研实力不是强项,当然这与厦门校区建设分散了学校精力有很大关系。不过现在华大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也引进了不少好老师,期待华大的表现。可能是因为大家高考都还不赖,所以在华大你能看到的“相对”的大牛或还是不少的,所以你会看到绩点5.0的学霸,也有本科跟着导师混实验室然后发了paper的,各种全国比赛拿一等奖的,各种学生会干部社会实践经验爆满的,家庭背景超牛逼但为人也很低调谦逊的,各种考研大神和出国大神。。。。。。各种各样的都有,单单从学生能力来讲,华大不算差。
(以下这段只说给有野心的学弟学妹们,华大跟牛逼的学校还是差在了格局上,上面说的那些大牛华大有,但是只是少数,华大毕竟不是985,如果眼里只看到华大的同学,格局就太小了。套用一个学长的话说就是,华大是个容易腐蚀人的地方,因为跟顶尖的牛校比,这里太过宽容,也太过松散,大部分人都很舒服惬意的就可以过完大学四年,但是也因为看不到更多比自己优秀的人,感受不到来自于同辈人的压力,所以也没有更加努力,跟那些本来就名校还比你努力的同学的差距就容易拉的更大。奉劝大家还是不要只把眼光放在身边的同学身上,而是全国,乃至世界跟你同行业的同龄人身上。)
华大是一所有魅力的大学,从其他同学回答就能看出,不管华大怎么样,华大走出来的学生(大多数)很爱华大,希望她能越来越好,这其实已经是一所学校的成功了。华大之于我,是一个非常有归属感的地方。在华大的时候我就喜欢关注华大的新闻,喜欢漫步在华大观察她一点一滴的变化,甚至出国以后也会非常频繁的去关注学校主页和最新消息。
当然华大的学生多种多样,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在这里我就只写一点自己在华大就读的体验。
我们刚入学的时候还是老吴当校长的时候,虽然校训是“会通中外,并育德才”,但给我更深印象的是老吴一直提倡的校园精神“宽容为本,和而不同”,宽容和自由,是我认为华大给人的最好的东西。是的,华大不能给你清华北大能给你的资源,但是如果你愿意,你可能会在这里得到更大的发挥空间。
我在华大算是比较能折腾的那种人,但就是这些折腾构成了我大学最美好和难忘的记忆。接下来记一点流水账。
先说一点点关于学生会社团的,刚大一的时候啥也不懂,又不愿意加入那些纯粹的组织活动型的团体,就知道科技创新好啊,这玩意儿学校重视啊能加分拿奖学金啥的,于是就屁颠儿屁颠儿跑去加入了院科技部(后来发现其实主要工作也还是组织活动),在那认识了第一个让我仰望的学长,迅哥,也就是当时的科技部部长,机电传奇人物之一,国奖,科创样样都有,同时还充当心灵导师,后来去了上交读机械硕士。这位学长成为了我当时的目标,我也在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他去上交面试回来以后跟我说,感觉华大的学生在气质上谈吐上不比其他所谓211的学生差,甚至我们同学表现的都还更好。在科技部的工作差不多就是联系联系老师组织组织讲座,以及宣传和组织每年一度的院科创比赛和协助举办校挑战杯等赛事了,不得不说,此赛事的组织工作极其浪费时间和精力,以至于每年办完比赛大家都累趴了,但也迅速收获了科技部同事的友谊和默契,以及对科创这一块儿比普通同学稍微深那么一丁点儿的认识,还有就是每年自己的作品也都能获一点鼓励层面的奖。我大三的时候混到部长,办比赛的时候请到了厦大,集大和理工机械专业负责科创工作的同学过来交流,也算是稍稍促进了一点兄弟院校间的交流吧。在学院学生会团委干活这些时间认识了很多朋友,认识了很多有能力或者有口才的人,确实学到了一些在华大组织活动包括人际关系处理方面的技巧。
当然如果就只有这些,那充其量就是一个比较普通的稍微充实一点的大学生了,每个大学几乎都一样,但华大给我的东西其实远不止这些。
第一回从华大那里得到点东西是大一的时候,做为机械狗,特别是专业还不咋地的机械狗,觉得机器人应该是我们这个专业喜欢的东西,酷啊,可是找了一圈儿,华大怎么没有团队玩这个呢?于是突发奇想想在华大搞一个团队去参加机器人大赛,当时的想法是,先以一个社会实践项目立项申请点钱,先到其他有经验的高校去调研,取到经后回华大组队申请经费参赛。当时想法其实是很天真的,觉得有利于提高华大知名度的idea+跨专业的团队+对方的邀请就能立下项来。于是先找了几个信息计算机以及机电的大牛学长学姐,忽忽悠悠把他们写到团队里面,然后在网上调研得出,西安高校这一块很强,西交西工西电的机器人都玩的很好。下一步我们联系了华大当时研究机器人的郑老师,郑老师很高兴,非常热情的帮我们联系了西安电子科大负责带团队的赵老师,赵老师当即给我们发了邀请邮件。然后我们又动起了刚来华大上任的丘校长的主意,因为他原来是西交大副校长,当时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三个人大晚上吃完沙茶面直接按照学校网站上查到的校长电话打了过去,通了以后我战战兢兢的说,想到西安高校调研机器人比赛情况,没想到校长很爽快的答应了,说没问题,我们要是去的话他就可以帮我们联系,当时感觉,哎呦我去,我太牛逼了,给校长打电话还把事儿办成了,这下还不分分钟立项,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事实证明我当时还是太年轻,虽然立项书快写出花儿了,但是后来项目并没有批(可能实际写的是坨翔但当时自我感觉良好)。一群人等啊等啊发现一分钱都没批,本来就临时拼凑的团队也都散了都说不去了,最后整件事就真的虎头蛇尾,不了了之了。不过这还没完,还有后续,大二的时候,我们又以协会的名义,攒了一个机器人学社,组织学校的同学学习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原来科技部的同事阿哲做社长,我还有另外一个科技部的同事小伟做副社长,郑老师做我们的指导老师,阿哲是懂一些真知识的,包括后面来的几个学弟,比如高中搞过比赛的王学弟,都是懂一些相关知识的,这个协会办起来以后也举办了一些类似于单片机基础知识入门,购买学习机,组织低年级同学参观学校机器人实验室,校外拉赞助等活动,但这个团队终究也没有走向成功。事后总结,第一,我们决心和爱好还是没有到位,后来想想当时就算没有立项,但是都做到那个份上了自费去一趟西安就当长见识了多好。第二,我们流于形式了,其实从头到尾,我们就没有一个真正的,能做出东西的团队,立项也好协会也好,都是形式上的东西,最关键的还是人。无论郑老师还是老丘,他们提供了资源,但是我们自己没有把握住。
第二个华大提供的机会是大三时福建省第一次工程实践大赛,简称无碳小车比赛,这个比赛要求选手三人一组,设计一辆能将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并且沿着特定轨道行走的小车,重点是,小车所有零件从图纸到加工必须学生自己解绝,这和以往参加的挑战杯很不一样,说白了,挑战杯就好像你非要想做一个无比创新改变全人类生活方式的产品但往往最后其实你就做了一张展板,但是这个比赛你要自己设计机构,三维建模,仿真,采购,加工,是一套很完整的锻炼工程思维的东西,要知道当时大伙建模都还停留在用CAD画画平面图的水平,三维建模简直是大神才会做的事情。当时我还是科技部管事儿的,把这个比赛跟一个初高中飞机火箭赛车模型什么都玩并且玩到国家级比赛的学弟郑胖聊了以后马上迸发出了激烈的思维火花,当天下午聊了一下午的方案,我也被他在机构设计方面的见识深深折服,另外找了队员明哥组了一队,开始了大三上学期长达两个月之久的泡实验室生活,想一想后来睡实验室的传统也是那时候养成的,苦笑。当时我组织大家参加的时候还有其他几组队伍,不过后面坚持下来的只有四组,不过真正拼命的其实就是我们这组,以及另外一组小明明和志权儿的队伍,idea输出基本都来源于我们这组,主要是郑胖,这点不得不佩服。在这整个过程就是跑杏林或者岛内买材料,轴啊轴承啊亚克力啊,然后跑回来找实验室傅老师帮忙切割,能自己加工的小零件自己加工,然后不停的出错,改图,重新买材料,加工,出错,改图。。。。最后比赛的车都是第七代了。。。准备比赛固然有意义,但是真正到了福大参加比赛的那一刻心里滋味还是很复杂的,当全福建包括厦大福大集大厦理这些队伍都在一个场地里面做调试的时候,我仿佛看见整个福建学机械工程实践能力最好的一拨人聚在了一起(有些夸张,但确实比赛的人平均水平高些),看了很多其他小组的车才发现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一套思路。这个比赛也的的确确让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初期设计就不完善,虽然想法好但是设计基本功弱,整个建模完成度不高导致反复加工浪费时间,过于追求轻量化但缺乏稳定性导致路面干涉太大,最后我们的成绩也不太好。当时华大有四个小组去福州比赛,基本都是一个套路,主要零件都是玻璃板激光雕刻的再加上用碳纤维管以及小型赛车差速器加狗骨头的配置等显得非常狂炫酷拽,对比大多数小组全钢板车身加钢皮带轮,虽然成绩不佳,但是在轻量化和外形方面我们几组绝对是全场最佳啊有木有,以至于赛后其他学校的人都传言说华大老有钱了,其实我们那钱都是自己垫的。。。当然这些后来学院都给报销回来了。在这个比赛的过程中,学院其实是很支持我们的,不仅赛后把钱报销了,为了让我们去比赛还帮我们全部缓考了。
接下来就是在大学里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承志车队。可能好多同学还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甚至以为是骑自行车车队。我当时第一次知道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的时候也是目瞪口呆的,10年的时候这项国际赛事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引入国内,21个大学组建了车队参加,每个车队由大学生自己亲自设计,加工装配组成一辆方程式赛车,再由学生自己担任赛车手,在专业的赛道上比赛,当然严格赛事规则及车手装备要求保证了这个比赛的安全性。我也是搞无碳小车的时候查资料查到这么个比赛,马上给其他组员宣传了这个比赛,当时大家伙儿就觉得这tmd才是我们搞机械的学汽车的应该干的事儿,这才是真正让我们热血沸腾的事儿,大家伙一拍即合决定从福州比完赛回来搞起。于是大三下的时候,包括原来做无碳小车团队中的几个人,又找了几个我认为靠谱的队员,我们就组建了一个大约十人左右的小团队,然后从老师那里骗取了实验室的钥匙然后把实验室作为长期据点,立志要在华大做出方程式赛车来参加11年的比赛。人有了,最大的问题就是钱,当时我们为了要钱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泉州厦门各个企业,当然主要是华大各个处各个院,搭上点边儿的都求了个遍,当时我们院的党委书记一听要20万直接摇头跟我们说不可能,那段时间真的很有压力,而且校内舆论也都不是很看好我们,论坛上有一部分同学认为我们做不出来(虽然我估计大多数同学不知道我们鼓捣这事儿)。在经历了各种拒绝各种踢皮球各种给脸色各种放风筝各种放空账以后,终于还是我们院的原院长现已经升级为校领导的老江被忽悠动了,答应给3万,没错,是3万,然后他再撺掇设备处给我们掏2万,教务处给我掏2万差旅费,这样我们就有了第一笔启动资金,也得以顺利报名这一年的比赛。不过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事实上5万人民币用来做一台大学生方程式级别的赛车肯定是不够的,不过大家总算是吃了一点点定心丸,开始真正的设计阶段,也在全校范围内招募了队员,各个学院的都有,那段时间真的是最开心的时候,因为觉得自己在做一件最有意义的事。那时候除了依然每天要想办法解决资金的问题,就是天天和其他院校的车队们讨论技术,采购等等问题,认识了很多所谓牛校的同行,也认识了很多社会上的前辈,他们都给予了我们车队很大的帮助。当然在真正把车做出来的过程当中大家的付出也是相当多的,经历了各种难关,有的人坚持不下走了,也有新鲜血液流进来,资金实在不够了大家自己凑,作为学生设计加工经验的严重不足导致各种失误,进度严重后拖,队员之间出现矛盾等等,大家都挺过来了。最后真的把一辆赛车摆在大家的面前,它可以被开动,并且还去了上赛的赛道比赛的时候,我知道,这个车队在华大留下来了,她叫华侨大学承志车队,承载了我们那一拨兄弟,后面一拨又一拨车队人的志向。今天再看,这个车队确实也给华大的氛围,至少是机电的氛围带来了一点点积极的影响,这就值了。我感谢这个比赛,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华大学子有机会跟这个行业未来最顶级的人才交流,并且跻身于其中。如果不是因为在这个比赛中看到了差距,我想我现在也不会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