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个网站能找到NBA球员生涯不同的进攻方式得分比例图

2020-04-24 体育 138阅读

看图说话:

上图是本赛季600次以上投篮的大前锋的投篮频率与得分效率的散点图。就理想状况而
言,球员的投篮频率应围绕球员的得分效率上下波动。也就是说同位置球员的坐标点应分布在红色对角线附近为最“合理”状况。而事实情况是:只有中锋,大前锋
略为符合这种理想分布;后场球员散布在图片各处,无明显聚集的线或区域。除聚集在对角线的球员外,图片可以被划分为五个区域来定义不同类型的得分手:

区域1——强核心球员 (近似: 负荷>0.5, 效率>1.15)
区域2——弱核心球员 (近似: 负荷>0.5, 效率<1.00)
区域3——强角色球员 (近似: 负荷<0.4, 效率>1.10)
区域4——弱角色球员 (近似: 负荷<0.4, 效率<1.00)
区域5——进攻二把手 (近似: 0.4<负荷<0.5, 效率>1.15)

注意:以上和后面提及的“核心球员”与“角色球员”仅仅针对得分能力而言。


核心球员是球队无可争议的进攻核心,频繁投篮附加高效率。见上图,Dirk、Brand就属于这一类型。Bosh和Garnett接近强核心,但还是有一
点点距离,他们得分负荷偏低,在进攻端撑起球队的能力仍有欠缺,球队需要为这种准强核心球员配置得分能力非常强的帮手才行。

弱核心球员占据
大量的投篮机会,但是效率很低,远远偏离对角线,属于有争议的进攻核心型球员,他们大多是鱼腩球队的攻击手,被迫承担明显超负荷的进攻任务,Webber
和Randolph是这一类球员的典型代表。假如球队中存在弱核心球员,说明该球队存在严重的进攻权分配问题,主攻手获得的支援火力非常有限。

强角色球员,在图形左上方,与弱核心球员走相反的极端,低出手高效率。这类球员非常有效地使用了自己为数不多的进攻机会,Haslem和Thomas是这型球员的代表。

弱角色球员,低出手低效率的普通进攻球员,如Juwan Howard。

进攻二把手类型球员的坐标点位于图片上方的正中间,他们得分效率很高,也有较多的投篮次数(但还应当提升),是球队进攻的重要人物。

数据统计:

a.进入统计的大前锋一共27人,他们平均的投篮频率是0.43,得分效率是1.08。

b.投篮频率较高的大前锋是Dirk(0.59),超过0.5的球员还有Webber、Brand、Randolph、JO、Duncan。投篮频率较低的球员是Brown(nor)和Haslem,不到0.3。

c.得分效率较高的大前锋是Dirk、Garnett、Abdur-rahim的1.18。较低的是Webber(0.96),、Randolph(0.97)。

d.
个人在上场时间内的得分占各自球队比例(公式:得分比例=个人得分*球队总比赛时间/5/个人比赛时间/球队总得分。这只是一个近似值,个人比赛时间越多
越准确,低于50%出场时间的球员,这项数据基本无意义)较高的球员是Dirk(34%)、Brand(31%)、Garnett(30%),较低的是
Brown(nor)、Haslem和Thomas(sac),在15%左右。

e.最会造罚球(公式:罚球比例=0.44*罚球数/(投篮数+0.44*罚球数,可看作每次投篮造成罚球的几率)的大前锋是魔术队的D.Howard(23%)。Bosh和Gasol也接近20%。Walker造罚球能力很弱。

f.
三分球比例(公式:三分比例=三分投篮/(投篮数+0.44*罚球数)。此数据也可看作球员每次投篮选择扔三分的倾向几率)在27人中,最高的是
Marshall(54%),Radmanovic(51%),另外,Walker(40%)、Wallace(38%)在大前锋来说也非常高了。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