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名词解释,什么叫做“模仿说”

2020-05-02 文化 1245阅读
“模仿说”是现实主义反映论的蓝本,这个在欧洲文学史上逾千年而不衰文学原则,是在古希腊时期形成的。模仿说从最初出现到成熟阶段,含义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文学原则含义上的变动,固然是文学创作精神变化在文学理论层次上的反映,更为深层的原因则是古希腊理性原则的变化所致。
“模仿说”是古希腊早期流行的观点,是古希腊对文艺与现实关系的朴素表达与概括。古希腊早期,赫拉克利特首先提出“艺术模仿自然”的论点,后来,德谟克利特提出“文艺模仿自然”,再后来,苏格拉底提出“艺术模仿自然”,之后,柏拉图提出“理式论模仿说”,柏拉图认为理式不依赖于物质存在,也不是人的意识,而是一种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本体”,柏拉图认为“文艺是自然的模仿”,这个“自然”是以理式为蓝本的“自然”,“理式”是第一性,“自然”是第二性的,“自然”只是理式的摹本和影子。文艺模仿自然只能模仿事物的外形和影像,而不能表现事物的本质。 在《理想国》中,他以床为例说明他的理论。他认为,有三种床:第一种是床之所以为床的床的“理式”,第二种是木匠依床的理式造出来的个别的床,第三种是画家依照木匠造出的个别的床画出来的床。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